浅谈我国新农合制度一些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我国新农合制度一些建议

社会保障法作业 浅谈我国新农合制度及一些建议 法学0902 裴道文 U200917224 浅谈我国新农合制度及一些建议 第一部分、新农合发展历史与现状 什么是新农合? 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但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于农村合作社体制的逐步解体,随农村内的工分制瓦解,赤脚医生无法通过从事医疗活动来换取工分进而获得粮食等其他生活资料,赤脚医生便完全丧失了外出行医的动力。另外,由于合作社的瓦解无法再为村内卫生所的正常运行提供资金来源,导致村内的公共卫生机构无法继续支撑而瓦解。自从合作社体制瓦解以后,农村内的公共医疗机制基本上呈现着真空的状态2002年10月,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 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这份文件明确,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保障水平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的就诊患者,完全自费后拿着医院开具的发票去所在辖区政府机关申请报销的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农村现在呈现的状况是大部分的青年或中年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呈现出大量的空心村。。这些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如果在外地生小病,他们只能在打工所在地看病,当他们得了大病时,由于打工所在地路途遥远,甚至有些急性病时,他们去大型的医院就医,也无法享受到的优惠因为,新型合作医疗规定了,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需要在定点的市县,乡镇的医院去就医报销会降低的参热情2003年开始试点时,全国筹集新农合基金只有40 亿元,到2008 年,当年筹集新农合基金已经达到785 亿元,全国人均筹资达到96.3 元。在此期间全国累计有15 亿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共补偿资金1 253 亿。2006 年,审计署公布了关于该基金的调查结果,从国内15 个省(市)的20 个县(市、区)合作医疗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调查情况发现,截至2004 年底,地处中西部的15 个县(市、区)合作医疗基金结余1.19 亿元,占基金收入的50.6%。形成大量沉淀资金的原因主要是新农合是以收定支,现在以县为单位管理,县收到的合作医疗基金必须承担合作医疗报销的风险。所以在开始设计的时候, 多数地方出于比较慎重的态度对 报销的起始线设得较高,封顶线设得比较低。同时,新农合作采取的是自愿参加的原则, 就是事先设计好了制度,但到底多少人参加却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这为基金支付的制度设计增加了一定困难。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覆盖面的逐步扩大,已经能够大概测算出每一年发生大额医疗费用农民的比例数,这样对于更合理地来筹划资金的使用提供了依据,可以一定程度减少的资金沉淀量,但出于谨慎性原则,沉淀量仍然在各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结余基金如何管理,如何保值增值,现在看来还要仔细研究。 在新农合的施行过程中,也陆陆续续的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医疗机构的问题,新农合是为了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