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蓝牙技术毕业设计(论文)wrd格式
目录
绪论 3
第1章 蓝牙概论 4
1.1初识蓝牙 4
1.1.1蓝牙的起源 4
1.1.2蓝牙简介 4
1.1.3蓝牙特别兴趣小组( SIG) 6
1.2蓝牙竞争对手 6
1.2.1蓝牙与红外 7
1.2.2蓝牙与IEEE802.11b 8
1.2.3蓝牙与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 10
1.2.4蓝牙与家庭无线电射频(HomeRF) 11
1.2.5蓝牙与高性能无线局域网络(HiperLAN) 13
1.3蓝牙优势 14
1.3.1开放性优势 14
1.3.2成本优势 14
1.3.3便携式优势 15
1.3.4频带优势 15
1.3.5安全性优势 16
第2章 蓝牙技术的原理 17
2.1蓝牙系统的基本术语 17
2.2蓝牙系统构成 17
2.1.1无线射频单元 18
2.1.2链路控制(硬件)单元 18
2.1.3链路管理(软件)单元 19
2.1.4软件(协议栈)单元 20
2.3蓝牙技术指标 21
2.3.1系统参数 21
2.3.2射频特性 23
2.3.3传输特性 24
2.4蓝牙技术特点 25
2.5蓝牙技术的原理 26
第3章 蓝牙组网 28
3.1无线局域网概述 28
3.1.1无线局域网的优势 29
3.1.2无线局域网的结构及拓扑结构 30
3.1.3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及安全性 31
3.2蓝牙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 31
3.2.1无线组网新技术 32
3.2.2蓝牙无线组网的优点 32
3.2.3蓝牙无线组网的原理 33
3.3蓝牙的网络拓朴结构及组建 34
3.4适合家庭网络的组网方案 35
3.4.1家庭网络系统的定位 36
3.4.2家庭网络体系结构 37
3.4.3蓝牙组建家庭网络的设计方案 38
3.5适合企业无线办公网络的组网方案 41
3.5.1 企业无线办公网络的定位 41
3.5.2企业无线办公网络系统结构 42
3.5.3蓝牙组建企业网络的设计方案 43
第4章 蓝牙的市场展望 44
4.1蓝牙技术的应用 44
4.1.1话音/数据接入 45
4.1.2外围设备互连 46
4.1.3个人局域网 46
4.2蓝牙技术的现状 47
4.3蓝牙技术发展趋势 47
4.4目前蓝牙存在的问题 49
4.4.1前景问题 49
4.4.2产品问题 50
4.4.3标准问题 51
小结 52
谢辞 53
参考文献 54
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随时随地提供信息服务的移动计算机和宽带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迫切。以人为本、个性化、智能化的移动计算机,以其方便、快捷的无线接入、无线互联的新产品,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之而来的便携式终端和无线通信相关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其中短距离的无线通讯技术更是百花齐放、目不暇接,蓝牙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21世纪人们已步人数字化网络信息时代,而数字化设备的有线连接给人们随时随地与信息网络相连和通信带来诸多的不便。发展无线通信连接技术, 将人们从有线连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994年,瑞典的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Ericsson Mobile)就成立了一个专项科研小组,对移动电话及其附件之间实现低功耗、低成本无线连接的可能性进行研究,他们的最初目的在于建立无线电话与PC卡、耳机及桌面设备等的连接。但随着项目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员越来越感觉到这项技术所具有的显著特性和未来的巨大商机,同时也意识到,仅凭一家公司的实力是难以继续研究下去的,若要使这项技术最终获得成功,必须得到业界其他公司的支持与应用才行。于是,爱立信将其研究项目公诸于世,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1998年的2月,爱立信(Ericsson)公司就联合了诺基亚(Nokia)、英特尔(Inte1)、东芝(Toshiba)和国际商用机器(IBM)公司,组成一个蓝牙特别兴趣小组 (Special Interest Group, SIG),共同推动蓝牙SIG协会的成立。1998年 5月,蓝牙SIG协会分别在英国伦敦、加州圣荷西及13本东京公开宣布该协会正式成立,并欢迎全世界的相关厂商加入该协会。1999年12月,美国的4家公司3Com、朗讯 (Lucent)、微软 (Microsoft)和摩托罗拉(Motorola)宣布加入蓝牙 SIG协会,与 SIG的 5个创建公司一同成为 SIG的9个倡导发起者,共同致力于蓝牙无线技术标准的制订、产品测试,并协调各国蓝牙的具体使用。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小范围无线通信技术,并将此技术命名为蓝牙技术。
第1章 蓝牙概论
1.1初识蓝牙
随着通信网络的发达,各种通信电缆五花八门,不但办公室中电缆无处不在,家用设备的发展也使居室成了电缆的世界。人们在觉得它们必不可少的同时,又伤透了脑筋,如电缆使用不便,连线频出故障,各种电缆之间无法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电站运行常见故障及技术解决方案.pdf VIP
- 军队文职考试《公共科目》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生成式AI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教师教学决策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二物理导学案-全一册.pdf VIP
-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df VIP
- 人民大2023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PPT第2章 选:论文选题与研究设计.pptx VIP
- 2025年中国食品级碳酸氢钠数据监测报告.docx
-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教授——程林同志事迹材料— .doc VIP
- 高中物理竞赛-话题5:多质点在动态多边形顶点的相遇问题和多解问题.doc VIP
- 《提升基层干部管理能力》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