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简《六德用为“柔”之字考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论文.doc

郭店简《六德用为“柔”之字考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郭店简《六德用为“柔”之字考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论文

郭店简《六德》用为“柔”之字考释 (首发) 陈剑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提要:郭店简《六德》中写作“”的字,跟简帛《五行》的“柔”字相当。本文认为,“”字下半所从的声符“”就是《周礼·考工记》和《墨子·杂守》中用为“脑”的“”和“”字。“”的字形象以刀断草,是“刍荛”之“荛”的表意初文。“荛”、“脑”、“柔”并音近可通。进一步推测,“脑”的古字“匘”也是由“”或“”形进一步讹变而来的。 关键词:古文字 考释 郭店简 《六德》 柔 匘(脑) 郭店简《六德》第31~33号简两次出现一个写作“”的字,其形如下: A、 B、 其所在简文为: 仁类A而速,义类而绝。仁B而(?),义刚而简。(?)之为言也,犹(?)(?)也,小而多也。 “”字有释读为“蔑”(林素清2003,74页)、“愍”(颜世铉2001,479页)、“急”(涂宗流、刘祖信2001,210页)、“萌”(廖名春2000a,81页)、“蒙”(刘信芳2000,214~215页)、“瞢”(廖名春2000b)或“懞”(陈伟2002a,397页)等意见,皆不可信。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上引简文可以跟简帛《五行》的以下一段话对读: 不简,不行。不匿,不辩于道。有大罪而大诛之,简也。有小罪而赦之,匿也。有大罪而弗大诛也,不行也。有小罪而弗赦也,不辩于道也。简之为言也犹练也,大而晏(罕)者也。匿之为言也犹匿匿也,小而访〈诊(轸)〉者也。简,义之方也。匿,仁之方也。刚,义之方。柔,仁之方也。《诗》曰:“不竞不求,不刚不柔。”此之谓也。(郭店《五行》第37~42号简,马王堆帛书《五行》略同) 对照之下,《六德》跟《五行》两段文字中讲“义”的“刚”和“简”分别对应;则《六德》讲“仁”的“”和“”,也可能是分别对应于《五行》讲“仁”的“柔”和“匿”的。庞朴先生就据此直接将“”和“”分别释为“柔”和“匿”(庞朴2000,187、188页)。“”字是依《郭店楚墓竹简》原释文隶定,原注释疑是《说文》作“”的“更”字,研究者或据此读为“光”或“晃”(廖名春2000a,81页;又廖名春2000b),或读为“哽”(涂宗流、刘祖信2001,210、211页);或据其从“丙”声而读为“放”(李零1999,520页;又李零2002,133页)、读为“绵”(刘钊2003,117~118页)或“勉”(林素清2003,74页);另有释为从“内”(读为“讷”或“纳”)、从“容”(陈伟2002b,127~128页)等说。以上诸说都跟“匿”读音不能密合,文意也不能说完全妥贴,看来“”字的确切解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释读为“柔”,则可以从文字学上加以证明。 徐在国先生分析“”字字形为从“”从“”,将“”解释为“以刀断木”形,释为“制”(徐在国2001,181页)。颜世铉先生认为“”字上半为“蔑”字所从,下半为“制”(颜世铉2001,478~479页)。将“”释为“制”在字形分析上有可取之处,但其结论也不可信。 “”形作为偏旁在西周晚期铜器铭文中已经出现。20世纪90年代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M2012出土一件“梁姬罐”,其铭文如下: 原全铭为反书,翻转后如此。前三字为“(梁)姬乍(作)”,末两字当是器名或“器名修饰语+器名”。倒数第二字当分析为“从米从”,发表者隶定为“”,其考释谓“,象以刀断草”,都是很准确的。由于最末一字尚不能确识,同时梁姬罐器形小巧、铸造精美,并非常见的礼器而可能是盛放珠宝一类东西的首饰盒,作为铜器其自名缺乏同类材料的对比,“”字在此铭中的用法尚待进一步研究。但据此可知,象“以刀断艸”之形的“”字确是有很早的可靠来源的。 我认为,“”虽不见于其它古文字和后世字书,但保存在《周礼·考工记》中的“”字和《墨子·杂守》中的“”字,皆即其讹体;“”和“”都用为“匘(脑)”字(“”又见于《汉印文字征》四·十六,原隶定为从“步”从“刀”,何琳仪先生《战国古文字典》315页释为“匘”),当是出于假借;同时“匘”字本身,也是由“”形进一步讹变而来的。“”字象“以刀断艸”之形,就是古书多见的“刍荛”之“荛”的表意初文。“荛”、“柔”、“匘”古音并相近。“柔”是日母幽部字,“荛”是日母宵部字,两字中古音都是开口三等;“匘”是泥母宵部字,与荛同从“尧”声的挠、桡、铙和譊等字也是泥母字。其相通之例证如《周易·说卦》:“坎为矫輮。”《释文》:“輮,荀作桡。”“”字以“(荛)”为声符,故简文中可因读音相近而用为“柔”。 《周礼·考工记·弓人》:“夫角之本,蹙于而休于气,是故柔。”《释文》:“,本又作腦。”很多研究者已经举例证明,古文字中“屮”、“止”两形(还有“又”形)经常相混,将“”跟“”说为一字异体字形证据充分。比较切近的例子如,曾侯乙墓出土的君戈,“”字作如下之形: 其两“屮”形讹为两“止”。古文《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