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名称: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 教师姓名:张 慧 学校: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 教师年龄:31岁 教龄:5年 职称:中教二级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节课是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之一---角边角定理,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认识三角形、图形的全等、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以及探究出另外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边边边和边角边定理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判定三角形全等在初中几何学习中对证明线段和角相等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在能力培养上,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得以培养和提高。因此,全等三角形的教学对全章乃至以后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思维活跃,对自己动手的活动兴趣很高;学生已经接触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生现在处于逻辑推理论证的初步阶段,从这章开始,学生应该逐步学会逻辑推理,这类题的推理书写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同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找全等条件是一个难。 教学准备:幻灯片,自制教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探究过程中得出角边角定理;
(2)熟练掌握角边角定理,能灵活运用角边角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图形能力、动手能力;
(2)在运用定理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中,培养善于思考、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及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应用角边角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前面我们学了哪些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顾本节课所需知识点,为探究角边角定理做好铺垫。 新知探究
归纳总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实践探索,总结角边角定理
做一做: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为40°和60°,它们的夹边为8cm,把你所画的三角形和你同桌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是否全等?若全等,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你能在参考前面所学两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的基础上,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先有学生试着说一说,最后老师补充总结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另一种方法: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或ASA)
也就是说,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大小和它们的夹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几何语言:
在△ABC和△DEF中
A=∠D
AB=DE
∠B=____
∴△ABC≌△DEF(ASA)
在△ABC和△DEF中
∵ ∠A=∠D
AC=DF
________
∴ △ABC≌△DEF(ASA)
在△ABC和△DEF中
∵ ∠C=∠F
________
∠B= ∠E
∴ △ABC≌△DEF(ASA)
三、新知应用
例:(1) 已知,如图A=B,AB交CD于点O,AO=BO。求证△AOCBOD
(2)已知,如图5,ACBD,AB交CD于点O,AC=BD。
求证△AOCBOD
求证:OA=OB
(3)已知,如图5,ACBD,AB交CD于点O,再添加一个什么条件,就能证明△AOCBOD
思考
谈论
动手试试
动手画一画
和同桌比较
思考并回答
理解记忆
思考并填空,熟悉几何语言的书写
读题,在图形上标注已知条件
(1)独立思考,明确目标,找到图形中隐含的条件。
试着书写过程
师友相互检查
展示
(2)分析还需要什么条件可证全等,如何从已知出发得到该条件
试着书写过程
师友互查
展示
(3)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展示 以实际问题自然地创设了情境,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让其通过直观感知,使知识更加形象,易于理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归纳知识的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性,同时也为下面新知应用的过程书写打基础
本题(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安全方法导论和实践》教学大纲.doc
- 《信息安全工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小数读写法》课件.ppt
- 《一封信》名师教案设计.doc
-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名师教案设计.doc
- 《颐与园》信息化教学设计.doc
- 《因数与倍数课件》-用-.ppt
- 《优势谈判》读书分享.pptx
- 《战略财务规划和管理》【财务管理】.doc
- 《再别康桥》教学课件[21张].ppt
- 2025-2030中国隔离系统行业市场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隔离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隔离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隐球菌病药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隔离霜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高三下学期数学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2030中国隔离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隔膜墙抓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隔膜密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高三下学期第八周周测数学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