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实杰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VIP

山西实杰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实杰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2018.0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道题,共60分) 1.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则显示当时中国粮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A. 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 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C.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2.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A. 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 B. 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 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 D. 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3.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 A. 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 B. 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 C. 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 D. 商业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4.下面两幅图片的前后变化说明中国古代 A.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B. 家庭手工业已消失 C. 手工业品进一步商品化 D. 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ht台(+5.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湖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跨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实行这一做法的用意是 A. 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B. 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肥瘠搭配,便于农业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D. 方便不同行省间的技术交流 6.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 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B. 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C. 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 D.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7.明末《沈氏农书》记载有当地一句谚语:?“当的穷,六月里骂长工。”意思是说,在农历六月时是收夏种大忙季节,务必与长工搞好关系,否则长工闹起情绪来,这一年的收成就成问题了。这反映了当地 A. 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 B.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 租佃关系下地主的无奈 D. 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8.清代北洋贸易三大区域沿海贸易税收统计: 康熙后期 雍正年间 乾隆中期 嘉庆、道光年间 山东船税 786两 0.8万~0.9万两 10793两 2万~3万两 天津关税、海税 较少 1万~2万两 5万~6万两 8万~10万两 山海关关税 较少 1万~2万两 3万~4万两 10万~11万两 合计 数千~1万两 3万~5万两 9万~11万两 20万~24万两 上表内容表明清朝 A. 对外政策有所调整 B. 财政税收以海关税为主 C. 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D. 经济受到外国资本冲击 9.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所著的《日本文化交流史》记载,明朝时期,日本贡使朝贡中国物品中,日本刀在日本国内每把市价八百至一千文,而明朝给付每把五千文,差价高达五倍。这说明了中日贸易 A. 促进了两国商品经济发展 B. 中国以政治功能为主 C. 有利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 D. 中国对日本商品需求量大 10.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 C. 政府逐步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 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11.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白薯、西红柿、鳄梨、南瓜、菠萝、可可、烟草等农作物和古柯碱、金鸡纳皮等重要药材。材料表明,西欧人早期海外扩张 A. 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 B. 形成了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C. 出现了洲际物种大交流 D. 促进了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 12.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下列经济现象属于“商业革命”表现的有 ①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ld1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