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原则与社会效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译原则与社会效益

翻译原则与社会效益   摘 要: 社会效益是检验翻译的重要标准。本文在此前提下提出了三项翻译原则,即文韵可读性原则、文风时尚性原则和文体适应性原则。只有恪守目的语与原文风格的一致性,翻译的社会功能才能相得益彰。   关键词: 翻译 可读性 时尚性 适应性   1.引言   人类的翻译活动源远流长。语言交流,少不了翻译这个媒介。然而,任何翻译活动都必须最终服务社会,使社会受益,因此,社会效益是检验翻译的意义、翻译的质量和翻译的价值的重要标尺。在此前提下,笔者尝试确立以下翻译原则。   2.翻译原则   2.1文韵可读性原则   所谓“可读性”(readability),指书面语词语组合、章句及至语篇的可读程度,具体包括以下要素:①合乎语法(grammaticality);②合乎习惯(idiomaticness);③含义明晰(clarity);④语体适应(stylistic adaptability);⑤条理性(organization)。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以上要素确定某一书面语章句的可读性档次,如最佳可读性、一般可读性、基本可读性、无可读性等。就翻译而言,一般原则是目的语的可读性要与原语的可读性相适应,如以下译例。   I buried my head under the miserable sheet and rug,and cried like a child.   原译一:我把头埋在悲惨的被单和毯子下面,像孩子样地哭了起来。   原译二:我把头埋在那仿佛感染了我的悲惨心情的被单和毯子里,像孩子样地哭了起来。   改译:我非常难过,一头扎进被单和毯子里,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   “原译一”将“the miserable sheet and rug”译为“悲惨的被单和毯子”,不合乎汉语搭配习惯,“原译二”译为“那仿佛感染了我的悲惨心情的被单和毯子”既啰唆且不明晰。原句各成分之间搭配贴切自然,而原译一与二僵化地保留原句语序,造成搭配不当,然而,改译根据需要调整了译句中相关成分在句中的位置,使其尽量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2文风时尚性原则   所谓“时尚性”,指某种倾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相对普遍性和暂时性,文风也如此。为了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坚持社会效益观,翻译的目的语应该与当代文风时尚、与当代读者公认的可读性标准相适应。不同时代有??同的风貌和时尚,在语言的运用上呈现不同的格调。以下段落引自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的名篇Of Studies,所用语言属早期现代英语: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and writing an exact man.And therefore,if a man write little,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if he confer little,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and if he read little,he had need have much cun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其中,有的语言形式在现代英语中已经不用,如maketh=makes,doth=does,had need=ought to。(方梦之,2007:172)王佐良先生用夹白的文言文译了以上两段,亦多用培根善用的排比手法,译文字字珠玑,精炼顺达,风格与原文相当: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2.3文体适应性原则   “语贵适境,文贵适体”。 特定的社会交际情境要求特定的文体与之相适应。因文体差异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语言运用特点,如口语语体自然生动,书面语体抽象严密。例如老舍《柳家大院》中多用口语体。英译文也用口语体,包括用较粗俗的俚语:大家见面,招呼“吃了吗?”透着和气。不说呢,也没什么。大家一天到晚为嘴奔命,没有工夫扯闲盘儿。爱说话的自然也有,可得先吃饱啦。When people meet,they greet each other with a “Hi” just to show their good neighborly feelings. But if they should cut each other dead,nobody would care.When one’s knocked about from pillar to post for his bread day in and day out,he won’t find ginger enough for gas and gaiter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