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灸法与养生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学灸法与养生课件

* 二、什么是灸法? 灸用工具——艾炷和艾条 艾炷:艾绒搓捏成圆锥形,大小不一。 艾条:清艾条、药艾条。 其他:生姜、大蒜、盐等。 三、灸的分类及操作 常用灸法 艾炷灸 艾条灸 其它灸法: 温针灸 温灸器灸 直接灸 间接灸 瘢痕灸(化脓灸)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雀啄灸 悬起灸 雷火神针灸 实按灸 太乙神针灸 灯草灸、天灸(药物发泡灸法) 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 三、灸的分类及操作 艾炷灸 直接灸: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 瘢痕灸(化脓灸):灸至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皮肤充血,红晕,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 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叫做─壮。 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疾患。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 三、灸的分类及操作 间接灸 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 隔姜灸:皮肤红晕不起泡,因寒而致呕吐、腹痛、腹泻、风寒痹痛等。 隔盐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隔蒜灸: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隔附子饼灸:用于阳虚而致的阳萎、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 三、灸的分类及操作 艾条灸 温和灸:2-3厘米,温热舒适无灼痛,皮肤红晕; 雀啄灸:2-3厘米,平等往复回旋,温热感无灼痛; 回旋灸:2-3厘米,上下移动,一起一落,忽近忽远。 * 三、灸的分类及操作 温针灸 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 四、灸法的作用与适应症 作用: 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等。 适应症:虚证、寒证 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痹证及气血虚引起眩晕、贫血、乳少、闭经等证。 温补中气,回阳固脱:治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 消瘀散结:对于乳痈初起、瘰疠、疖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 * 四、灸法的作用与适应症 常灸:大椎、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 隔姜灸: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用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腹泻、腹痛等。 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用于疖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疠等也有一定疗效。 隔附子饼灸:温肾壮阳。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遗精、阳痿、早泄等。 隔盐灸: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腹痛、虚脱、产后血晕等。 温针灸: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一般针刺和艾灸的共同适应证均可应用。 * 五、常用保健灸的穴位 神阙穴 定位:脐中 明代张景岳《类经图翼》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方法: 艾条灸: 艾炷灸:隔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 治疗: 腹泻、腹痛、脱肛、虚脱、水肿等。 * 五、常用保健灸的穴位 足三里 定位: 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脊外一横指。 治疗: 理脾胃、调气血、助消化、补虚弱。强壮保健要穴。“肚腹三里留”。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外台秘要》:“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 方法:艾条灸:艾炷灸: 日本曾掀起全民三里灸健康运动。 原志免太郎《灸法の医学》:“我想推荐自古以来被称作无病消灾长寿的灸和脍炙人口的下腿部的三里的灸作为新保健法” 。 * 五、常用保健灸的穴位 气海: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丹田) 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 主治: 腹痛、腹泻、遗精、阳痿、遗尿、尿频、尿闭、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子宫脱垂、虚劳羸瘦。强壮保健穴。 《扁鹊心书》:“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又云:“余(窦材)五十时,常灸关元百余壮,……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 方法:艾条灸、艾炷灸。 气海 关元 * 五、常用保健灸的穴位 中脘 定位: 腹部,正中线上,脐上4寸。(脐中至胸剑联合为8寸) 主治: 胃脘痛、反胃、吐酸、呕吐、腹胀、肠鸣、泄泻、痢疾、脾胃虚弱等。 方法: 艾条灸: 艾炷灸:隔姜灸 8寸 中脘 * 五、常用保健灸的穴位 膏肓俞 定位: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治疗:肺痨、咳嗽、气喘、咯血等。 孙思邈指出“膏肓灸无所不治”,“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 方法: 艾条灸: 艾炷灸: * 五、常用保健灸的穴位 三阴交 定位: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治疗:肠鸣、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遗精、阳痿、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滞产;小便不利、遗尿、失眠;下肢痿痹等。 。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会的一个聚合点,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补益阴精,长期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的作用。 三阴交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更是“健康益友”,妇科病的“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