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疯子”商业逻辑
互联网“疯子”商业逻辑
在互联网领域里,大企业始终存在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症,它构成了高技术收购的一种逻辑,就是你要么在那些新创公司吃掉你之前去吃掉他们,或者他们也可能被你的对手吃掉,因此会给你的竞争道路上安放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11月中旬有消息称,硅谷巨头Facebook向一家成立不到3年、至今分文未入的“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提出了近乎疯狂的收购要约——30亿美元,但90后小子、Snapchat创始人斯皮格尔却拒绝了。
这听上去有点疯狂,但这是互联网世界,有足够多的“疯子”和偏执狂,当一群“妄想”改变世界的“疯子”纠缠在一起,不产生与众不同的疯狂逻辑反倒是一件奇事。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
无论是在Twitter或是微博、微信上,大多数权威们都认为,Snapchat及其投资者很明显是自大的白痴。互联网创业公司成功有两条路径:一是上市,二是被收购。一个尚无营收的小公司能被Facebook这种巨头收购,并估值30亿美元,若不是白痴,谁能拒绝。
事实上斯皮格尔不傻,而是太精;他不是不爱钱,而是嫌钱少,他知道在互联网世界里,创业公司获得惊人的估值并非新鲜事。
当尚未实现营收的Facebook首次获得数千万美元的估值时,人们所作出的反应也跟今天毫无二致;后来,当仍旧未能实现营收的Facebook获得数亿美元的估值时,同样的一幕又再次重演;如今1150亿美元的市值当初又有谁能想到。
Twitter、Pinterest、谷歌和亚马逊……过去20年时间里其他所有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遭遇过这样的批评。
这就是互联网世界的独特逻辑:对于那些未来将会取得巨大成功和拥有庞大市值的科技创业公司来说,估值的高低似乎与其营收并无本质联系。尤其是对于市场持续追捧的社交网络而言,收入的重要程度已赶不上用户的参与度和获得个人数据的能力。
Snapchat无疑是移动互联时代用户们追捧的明星,数据显示,目前Snapchat用户每天发送快照(Snaps)的数量已达到3.5亿张,并将有望升至4亿张。如果能达到这一数量,意味着它将会超过Facebook用户每天上传的照片数量,而这种快速增长的流量也让资本市场对其趋之若鹜,今年6月23???,Snapchat宣布完成B轮融资,募集资金6000万元,估值达到8亿美元,而在此之前,Snapchat已经积累了总共4轮投资,总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
不差人气、不差钱让Snapchat拒绝Facebook的底气十足。
而斯皮格尔的勃勃野心是其拒绝Facebook的主要原因,硅谷数十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一种不迷信任何权威的生态圈,资历、经验、甚至资本、规模都不是问题,正如雷军所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在传统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上网习惯从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再到社交网络的转变,这是一个基本趋势,雅虎、谷歌包括Facebook崛起的关键都在于站在了传统互联网产业前进的风口之上。而斯皮格尔相信,他正处于下一个移动互联浪潮之巅。
Snapchat实质上是一种照片和视频分享的社交应用,与众不同的是其“阅后即焚”的模式。在Snapchat上面分享的所有照片都有一个1~10秒的生命期,用户拍了照片发送给好友,然后过了几秒钟便自动删除,之后他人无法再查看,甚至用户也无法看到。
私密、短暂、即时……“阅后即焚”的出现,解决了社交网络时代用户对隐私泄露的担忧,不留痕迹的Snapchat努力把那种“撒泼”的乐趣带回数字世界。
有些产品诞生之时,可能谁都想不到日后它会变成怎样的一头“怪兽”。而对于Snapchat来说,存在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入口”、一个强大移动社交平台的巨大潜力,因为对于青少年而言,Facebook已经不再酷了,因为Facebook是基于传统互联网,而其父母也正在使用,而他们会更多选择手机,通过Snapchat、Instagram等等手机应用来进行沟通。
Snapchat是否真能成为一家庞大的、能够实现盈利的全球性公司尚有很多疑问、挑战和障碍。但对于斯皮格尔来说,他已经站在了移动互联的风口之上,真正“白痴”的行为是现在就条件反射般的变现,放弃成为“网络级”社交平台的机会。
获取资产 阻击对手
有心吃掉snapchat的不止Facebook一家,谷歌甚至将价格提到40亿美元,而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也投下了重注:30亿~40亿美元。当然,他们同样遭到了拒绝。
如果Facebook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属于疯狂的豪赌,难道谷歌、腾讯们都疯了?互联网界这样的收购故事还有很多,大多数并购目标正是Snapchat这样的创业公司,互联网世界真的属于“疯子”的天下?
事实上,这些并购看似疯狂,背后却隐藏着互联网巨头们的一个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