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挣扎女人——解读艾米莉性格缺陷
挣扎女人——解读艾米莉性格缺陷
【内容摘要】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杰弗逊小镇上的恐怖爱情故事,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思想守旧、行为怪异、性格扭曲的美国南方贵族女性——艾米莉。本人旨在以主人公艾米莉的性格特征为中心线索,从弗洛伊德人格三重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的角度来解读她是如何形成这种变态扭曲的性格,最终造成以毒死情人的方式来守护爱情。
【关 键 词】艾米莉 本我 自我 超我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美国南方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一部经典短篇小说。该小说首次发表于《星期六邮报》(1930年)上,随之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小说叙述了发生在南方杰弗逊小镇上的一个爱情悲剧,刻画了一个思想守旧、行为怪异、性格扭曲的女性形象——艾米莉。小说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艾米莉的葬礼为开篇,叙述全镇人们哀悼艾米莉这座“倒塌了的纪念碑”,接着叙述新市长向艾米莉追讨税款而艾米莉拒付的事;第二部分叙述艾米莉的房子里出现了古怪气味,接着又提到她父亲的死;第三部分以“她病了很久”开篇后叙述她与新来的北方工头霍默的恋爱故事,一直到最后她进药店买砒霜;第四部分提到人们以为艾米莉要自杀了,但是她没有,并且继续跟霍默交往,这样引来了全镇人对他们交往的干涉,终于在她堂姊妹的劝说下,霍默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该部分以艾米莉的死为结束;第五部分小说又回到了艾米莉的葬礼,就在人们的哀悼和揣测之中,人们发现一个惊人的真相:艾米莉竟然与霍默的干尸同床共枕了近四十年。这部小说以其别具一格的叙事特征、恐怖因素等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艾米莉的悲剧成因来探索南方旧社会和福克纳的思想,尤其是他对传统与变革复杂而矛盾的态度,研究的范围也仅限于女性主义、人道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范畴。而本文旨在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的角度来深度解读艾米莉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这种新的解读可以让读者深入窥视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1923年)一书中,对其人格结构理论进行了详实的阐述,他将早期的心理结构表述为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构成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是一种动态的能量系统,它一旦形成,便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人格结构三部分在整个精神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相互矛盾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它们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三者的密切联系和沟通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使人在道德约束下实现理想和目的。这三部分中,本我和超我常处于矛盾中,自我总是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使三部分相协调,这样人就处于正常状态。而当三者处于不平衡时,就会导致人格异常。本文正是从艾米莉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性格不平衡特点来分析她扭曲性格的成因。
一、“本我”的艾米莉
“本我”即原我,属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它指的是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艾米莉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平凡女性。作为一个年轻女性,她渴望真爱、渴望幸福,这也是人之常情,也是真实地表达了一个女性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的这种“本我”的快乐原则体现在她对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男人的爱:对父亲的爱和对霍默的爱。艾米莉一直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在她未出嫁之前,父亲是她生活中唯一的依靠和精神支柱。因为父亲优厚的家庭背景,她可以衣食无忧地过着千金小姐的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父亲终于还是离她而去,留下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时“她孑然一身,囊无分文,成了一个普通平民。现在她也尝到人间多一分文的激动,少一分文的绝望是个什么滋味了。”(483)父亲死了,艾米莉的精神世界也崩溃了。但是她的内心又是那么渴望与父亲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为了遵循自己内心的那种“快乐原则”,她开始封闭自己的痛苦,表现异于常人的行为——认为父亲没死,拒绝埋葬父亲。父亲永远离开艾米莉了,“她这时什么也没有了”。就在她父亲死后的那年夏天,她遇上了她生命中的挚爱——北方工头霍默。于是艾米莉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这个北方小伙子身上,他们开始恋爱了。“每逢星期天下午我们就看到他和艾米莉小姐乘坐成对红棕色马匹拉的四轮轻便出租马车招摇过市。”(483)艾米莉完全沉浸在一片幸福甜蜜的恋爱之中,她多希望这种幸福永远能够继续下去。但是现实不容许她能和其他普通女性一样获得幸福,他们的爱情开始遭到全镇人的反对,而且“霍默喜欢男人,大家都知道他总在艾尔克斯俱乐部和一些小青年喝酒。”(485)艾米莉开始绝望无助了,她只是个弱女子,该如何守住自己的爱情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