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聋研究最新进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突聋研究最新进展课件

突发性聋的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 日本每年的新增突聋发病率为8~13/10万人;美国大约为11/10万人,奥地利和德国达到20/10万人。从全世界来看发病率在5~20/10万人左右。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字,但是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我国的突聋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国外文献报道,突聋的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50岁以后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男女没有显著性差异,儿童罕见。 突聋的分型问题 德国:分为六型 日本:分为四型 我国:没有分型 日本的分型 高频型(41%) 低频型(17%) 平坦型(41%) 全聋型(13%) 德国的分型 低频型 中频型 高频型 平坦型 全聋型 其它 低频下降型的特点 病理生理机制:膜迷路积水 听力曲线:250、500Hz听力下降 治疗:激素+改善微循环药物 预后:好 可反复发生 中频听力下降型 病理生理机制:遗传因素 听力曲线:1kHz听力下降 治疗:激素+改善微循环药物 预后:好 高频听力下降型 病理生理机制:毛细胞损伤、离子通道障碍 听力曲线:4kHz以上听力下降 治疗:激素+利多卡因 预后:差 平坦型 病理生理机制:血管痉挛 听力曲线:全频听力下降 治疗:激素+降低纤维蛋白原药物(东菱迪芙)+改善微循环药物 预后:较好 全聋型 病理生理机制:血管拴塞或血栓形成 听力曲线:全聋 治疗:激素+降低纤维蛋白原药物(东菱迪芙)+改善微循环药物 预后:差 其它类型 病理生理机制:脑脊液压力波动、免疫因素等 听力特点: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听力仍然下降或有波动。 治疗:激素+降低纤维蛋白原药物(东菱迪芙)+改善微循环药物等。 预后:差 突聋研究与安慰剂治疗 凡是有客观的检查方法的疾病,疗效有确定的判断标准,不用使用安慰剂进行对照。由于现在有ABR等客观检测手段,突聋治疗不用使用安慰剂。 突聋研究一般认为,安慰剂的治疗与不治疗结果相同。 突聋的安慰剂治疗 动物实验显示,静脉输注生理盐水60分钟以上除轻度稀释血液外,外淋巴的氧分压、耳蜗血流、耳蜗的电生理指标(微音电位、总和电位和ABR)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单独输注0.9%的生理盐水被视为安慰剂治疗。 突聋的自愈性 Chen等人观察到使用不同的听力标准以及不同的有效标准,自愈率为32~55%(52例患者)。 但是根据我国现有的情况,对突聋患者不宜不进行治疗。 突聋的自愈性与安慰剂治疗 从文献报告来看,患者有不同的年龄、性别;伴有或没有其它的症状(耳鸣、眩晕)以及心血管等危险因素,有不同的听力起始状况和听力曲线,不同的观察时间(开始与结束),不同的听力判定标准(绝对的和相对的),大致可以推断,突聋的自愈率30~50%。 要想判断是治疗的作用,还是病程的自然过程(自愈),必须让入选的病例属于同种类型,而且必须进行随机的前瞻性研究才能比较。 突聋的自愈性与安慰剂治疗 注意!按照我国的国情,不能因为突聋有一定的自愈性就不治疗或使用安慰剂治疗。这样不符合伦理学的要求! 自愈率与突聋的类型 突聋治疗的临床研究概况 现在突聋的一般治疗原则主要还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血液流变学治疗(不同于原来的扩张血管治疗);离子治疗;减轻内耳积水;抗氧化剂;抑制血小板凝集等全身给药的方法。最近比较热点的研究是用体外电泳法降低纤维蛋白原;圆窗给药等治疗方法。 突聋治疗的临床研究概况 急性病多选择叠加研究方法( Add-on ):即用一种普遍承认的方法做对照组,试验药物+对照药物作试验组。 突聋研究很少采用Cross-Over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慢性疾病的研究。先后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如高压氧、鼓室给药等。 突聋治疗的临床研究概况 国际上已经将皮质类固醇作为“标准的”治疗方案,因此在随机研究中现在无法只用安慰剂或完全不治疗。临床对照研究就必须与皮质类固醇的治疗进行对照。 突聋治疗的临床研究概况 截至2006年,国际上100例以上,有对照组的突聋前瞻性研究只有13项。没有进行详细的分型。 我国突聋方面研究的文章很多,质量不高。以丹参为例,凡是用丹参作为实验组的疗效都80%,凡是用丹参作为对照组的疗效都60%。 突聋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法: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 非药物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法(全身给药)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血液流变学治疗 离子治疗 降低内淋巴体积 抗氧化剂 抑制血栓凝聚 药物治疗方法(全身给药) 降低纤维蛋白原的药物治疗 高压氧治疗 抗病毒治疗 NMDA-受体佶抗剂 其它:抗凝药、中药制剂、镁等。 药物治疗(局部) 皮质类固醇激素 利多卡因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作用 抗增殖作用 抑制炎性反应 免疫抑制作用 改善休克时的微循环 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提高大脑的兴奋度 降低痉挛阈值 精神性、欣快性作用,有时也有抑制作用。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除了动物实验外,临床上也证实使用糖皮质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