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护理学课程-件-2水、电解质和酸碱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年龄、性别影响 钾(K+)的平衡 来源:食物(蔬菜等) 数量: 2-3 g/天 吸收:消化道 代谢:主要存在于细胞 排出:肾脏(主要)、 粪便 特点: 分类 高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 等渗性缺水 水中毒 护理措施 控制病因 维持体液平衡 补液量 补液种类 补液的方法 缺水的预防 生理需要量(2000-2500ml/d) 继续丧失量: 累计损失量 二、补什么(定性) 高渗性脱水以补充水分为主。 低渗性脱水补充生理盐水为主,严重者可补充高渗盐溶液。 等渗性脱水补充等渗盐溶液。 继续损失量:“丢什么、补什么”。 生理需要量:每日需钠5-10g,氯化钾2-3g、葡萄糖100-150ml。 三、怎样补? 第一天=1/2已失量+日需量+继续损失量 第二天=1/2已失量+日失量+日需量 定时 合理安排输液的量和顺序 第一个8小时补充总量的1/2 剩余1/2总量在后16小时内均匀输入。 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五、液体疗法监护 神志 脉搏、血压、周围循环 中心静脉压 尿量 血清钠水平 出入水量 练习题 患者,男性,45岁,因腹痛、腹胀、呕吐两天而入院。体查:T36.7℃、P108次/分、R20次/分、BP90/60mmHg、体重65kg,皮肤弹性较差,脉搏细数,肢端湿冷。但无明显口渴,血清钠146mmol/L。入院后患者呕吐胃内容物500ml。请回答: 1、请判断该患者为何种水、钠代谢紊乱及程度。 2、请计算该患者的补液量。 3、你怎样安排输液? 答案 1、中度等渗性缺水 2、补液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累计损失量 65kg×5%=3.25kg(3250ml) 继续损失量 500ml 生理需要量:按公式 A(kg)×100ml+B(kg)×50ml+C(kg)×20ml=10 ×100+10×50+45×20=2400ml 第一天1600+500+2400=4500ml。余下的累计损失量第二天补给 3、按补液原则进行。 水中毒 water intoxation 水中毒 又称水潴留性或稀释性低钠血症。 病因:摄入水过多,输液过多,肾功不全 临床表现: 急性水中毒:脑水肿的表现 慢性水中毒: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嗜睡 等,常被原发病掩盖。 治疗:限制入水,增加排水,准确记录出水量,防重于治。 预防 控制原发病 保证足够的热量 严重创伤者,彻底清洗 严格遵循静脉补钾原则 血液的缓冲作用 最重要的缓冲对为HCO3-/H2CO3。 其比值决定血浆的PH值。两者之比为20/1。 血浆的PH值7.35-7.45。 缓冲作用发生快,能应付急需。 最终要靠肺和肾将酸排出体外。 肾的调节 在酸碱平衡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排出固定酸及保留碱性物质的量。 Na+-H+交换,排H+ HCO3-的重吸收 分泌NH4+ 排出有机酸 酸碱平衡的指标和意义 标准HCO3-(SB):隔绝空气的全血标本,在标准状态下(血氧饱和度100%、T37℃、PaCO240mmHg)所测得的血浆HCO3-含量。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是判断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 实际HCO3-(AB):隔绝空气状态下,血标本中测得的实际HCO3-含量。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因素影响。 AB和SB正常值:22~27mmol/L(平均24mmol/L) AB=SB 正常 ABSB 呼酸 ABSB 呼碱 两者均增加、为代碱或代偿后的呼酸 两者均降低、为代酸或代偿后的呼碱 酸碱平衡失调类型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 遵医嘱使用碱性药物: 可直接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 单独使用 观察有无低钙、低钾血症 速度不宜过快 不可外渗 病因:通气障碍引起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道梗阻 肺部疾患 胸部创伤 参考资料 《外科护理学》专科教材 陈月琴、申小青主编.第1版.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本科教材 曹伟新、李乐之主编.第4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本科教材 吴在德主编.第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PH值:指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 7.35~7.45,平均7.40。 动脉血氧分压(PaO2):物理溶解在动脉血中的 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正常值80~100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指血浆中 以物理状态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正常 值35-45mmHg,平均40mmHg。 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