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村改革颂歌
中国农村改革颂歌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兴起。当时,一首记录这一伟大变革历史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应运而生,唱响全国。
这首歌“就是写给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的”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词作者是陈晓光,他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但我们不能忽略他的另一个身份,诗人晓光是音乐界公认的词作大家。在1981年创作这首歌时,他还是《歌曲》月刊的一名普通编辑。这首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歌,当年他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写就。当别人夸赞他下笔神速时,陈晓光却不以为意。他说,这种思想和情感的酝酿,可不是半天,也不是半年,而是用了近半辈子的时间。这是多年生活、感情积累的一次艺术爆发,而改革开放后农村火热的生活是触发点。可以说,没有农村的新变革、新生活,就不可能有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当我们了解到陈晓光的人生经历,我们就能深切理解陈晓光说这番话的道理。
陈晓光的中学时代是在北京海淀区八一中学度过的。还是中学生的他,就发表了许多诗作,还写了一首同学们都爱唱的校歌,因而被大家称作校园小诗人。他不仅文采好,还是一个英俊洒脱的小帅哥,当年行走在校园的他被无数同龄人倾慕。中学毕业之际,就在绝大多数同学还在为自己前途困惑迷茫时,陈晓光已凭着父母给的一副好身板,接到了航校的录取通知书。军营生活让陈晓光沉浸在蓝天白云的世界里,同时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平台。中国有句老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就在陈晓光踌躇满志,准备在蓝天展翅翱翔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家庭”问题让陈晓光从“蓝天”一下落到了“地上”,到中学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在提倡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时时讲的时代,他却在课堂上教育学生“哪儿有那么多坏人”。这句不合时宜的话,让落到了“地上”的陈晓光彻底倒在了“地沟”里,他被送到“五七”干校进行再教育。“干校”是“干部学校”的简称,但这里绝不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地方,而是变相“劳改”的场所。
在寒风刺骨、天还未大亮的清晨,一个裹着老羊皮袄的车把式??举着鞭,缩着脖子,赶着吱吱扭扭的送粪车,每天往返在京郊立交桥上,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这道风景的主人公,就是陈晓光。此时的陈晓光心情有多抑郁,人们无从探知,但人们看到陈晓光的身影却不时出现在著名诗人贺敬之、柯岩夫妇的小屋里。在那个年代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贺敬之是谁,但说起他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则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当时,他们也被列为“黑线人物”“反革命分子”,被众人唾弃。陈晓光的到来,给这对伉俪带来温馨,夫妻二人倾心倾力辅导他。晓光在这里写下一行行或长或短的诗,记录下一段段心灵的沉思与感慨。
冬去春来。1976年10月一声春雷,粉碎了“四人帮”。1978年,陈晓光来到了《歌曲》编辑部工作,创作的春天也随之来临了。
“《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写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的。”陈晓光曾明确交代过这首歌的写作背景。1981年的深秋,中央电视台导演邓在军邀请陈晓光为一部农村题材的专题片写首歌。陈晓光刚好从中国音协和安徽分会联合组织词、曲作家到安徽农村深入生活回来不久,为安徽凤阳小岗村掀起全国第一个“大包干”、举起中国农村改革大旗,农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所震撼,心里早就有一种想说话的欲望。当他看了这部专题片后,仅用了3个小时,就写出了歌词。
当年的安徽农村到底有什么动人的故事,激起诗人晓光的创作灵感?要说动人其实也是“冻人”,就一个字“穷”。安徽古来就是鱼米之乡,可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到村民家访贫问苦,当他走进一户低矮残破的茅屋,看到的情景却让他震惊。在阴暗的房间里,万里看见锅灶旁边草堆里,坐着一位老人和两个姑娘,便亲热地上前和他们打招呼。“老大爷!”老人麻木地看着他,一动不动。“老大爷!”万里伸出手想和他握手,老人仍麻木地看着他,不肯起身。万里很纳闷,以为老人的听觉有问题。陪同的地方干部告诉老人,这是新上任的省委第一书记来看你,老人这才弯着腰、颤抖着缓缓站起。这时万里惊呆了,原来老人竟光着下身,未穿裤子。万里又招呼旁边的两个姑娘,姑娘只是用羞涩好奇的眼光打量着他,也不肯移动半步。村里人插话说:“别叫了,她们也没有裤子穿,天太冷,他们冻得招不住,蹲在锅边暖和些。万里当时就难过得流下眼泪。老百姓生活穷困,万里心里是有数的,但农民穷困到如此地步,还是超出了他心里可以接受的底线。他这才在省委工作会议上喊出:“我们要用新的政策、新的办法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这样,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行动得到省委的肯定,并成为中国广大农村改弦易辙、追求幸福生活的一面旗帜,成为各行各业改革的一个标兵。
这就有了小岗村的故事,有了陈晓光他们的安徽之行。
施光南的“歪打正着”
陈晓光把歌词写好后,交给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施光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文科《高等数学》(全册教案).pdf VIP
- 神奇的纳米机器人在医学领域.pptx VIP
- 酒店室内装修施工组织计划.doc
-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初级)真题及答案解析一.doc
- 1956-1977象棋爱好者必选中国象棋棋谱.doc VIP
- Haier海尔滚筒全自动洗衣机 XQG60-1281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培训考核试题.pdf VIP
- SAE-ARP4754A民用飞机和系统开发指南翻译文稿.pdf
- 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体检表(2022年西藏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doc VIP
- 车门外板冲压模具三维造型与工艺参数优化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