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心理应激与调节_1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心理应激与调节_1课件

2008年四川地震后自杀的官员 10月3日,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在暂住地自杀身亡。董玉飞是北川灾后首例轻生的政府官员。 10月16日,乐山市夹江县政协委员、当地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县政府办公楼7楼跳下,当场身亡。谢的自杀可能与近期植物油期货价格暴跌有关。  11月20日绵阳市政府办人事教育处处长何宗华从15楼上一跃而下。何宗华患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何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 “非典”后的恐惧 中国出现“非典型肺炎”流行后,社会上一度出现了“恐典症”以及相伴随的抢购“板蓝根”、食用白醋和大米,继而一些地区出现停课、封校、工厂、商店关门的现象,一时间商业、交通、航空、旅游、娱乐、餐饮等行业顾客急剧减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我国有关资料显示,每年有近2 亿人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者仅为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 本章教学目标 掌握 : 心理应激的概念 心理应激源的种类 心理应激的模式 心理应激的调节 熟悉: 生活事件、应激反应和应对方式 了解: 心理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对应激的认识 第一节 应激的概念与模式 第二节 应激与身心健康 第三节 应 对 一、应激的概念 历史上的几种观点: 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应激是一种反应 应激是一种觉察到的威胁 心理应激属于情绪维量上“紧张——松弛”维的紧张极。但是,应激不是单纯的紧张状态,而是包含着多种负性情绪的紧张状态,它可以以震惊、恐惧、愤怒等爆发情绪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处于高唤醒水平的压抑的潜在形式而存在;它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持久的。 应激的认识 心理应激 是指个体觉察到(通过认知评价)环境刺激(应激源)对自身构成威胁或挑战(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时做出适应和应对(应激反应)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心理应激看作是以认知因素为核心的一种多因素作用过程。在这里,对于所涉及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心身症状等应激有关变量,可以分别从“应激源”、“中间影响因素”和“应激反应”这三个方面加以认识。(见下图) 。 应激源 中介机制 (心理、生理) 应激反应 (心理、生理) 二、应激的两重性 积极性应激 积极性应激可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有利于机体的运动、战斗和逃避。 消极性应激 消极性应激易消耗能量储备,增加机体负担,如果长期存在易导致疾病。 对于身心健康的关系 心理应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心理应激可以增强人的适应能力。例如,运动员起跑时,精力集中,能量重新分配,以适应比赛的环境。消极作用:过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应激,会击溃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导致心身疾病。例如消化性溃疡。 我们的观点 适度的应激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长期的、超过人的适应能力的心理应激是躯体与精神痛苦的根源及就医寻求帮助的原因,且会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 应激源的分类 一、生物性应激源 二、理化性应激源 三、心理性性应激源 四、社会性应激源 应激源 stressor 生物性应激源 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的侵袭;外伤、疼痛、过度疲劳及各种功能紊乱;营养代谢障碍、疾病、衰弱、残疾、先天缺陷等。 理化性应激源 包括毒物、粉尘、噪音、药瘾,大量的吸烟、酗酒、浓茶、浓咖啡,吸毒,严重饥饿、节食减肥、放射线的威胁,温湿度的变化,空气或水源的污染等;地震、洪水、飓风、火山爆发、旱灾和虫灾等。 心理性应激源 是指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导致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其原因有: 不切实际的预测。 是由个体差异所致。 人格发展缺陷。 社会性应激源 一、应激性生活事件 二、日常生活困扰 三、职业性应激源 四、环境中的应激源 life events 变化事件 LCU 变化事件 LCU 1.配偶死亡 100 22.所担负工作责任方面的变化 29 2.离婚 73 23.子女离家 29 3.夫妇分居 65 24.姻亲纠纷 29 4.坐牢 63 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 28 5.亲密家庭成员丧亡 63 26.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 26 6.个人受伤或患病 53 27.入学或毕业 26 7.结婚 50 28.生活条件变化 25 8.被解雇 47 29.个人习惯的改变(衣着、习俗、交际等) 24 9.复婚 45 30.与上级矛盾 23 10.退休 45 31.工作时间或条件变化 20 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44 32.迁居 20 12.妊娠 40 33.转学 20 13.性功能障碍 39 34.消遣娱乐的变化 19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