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府的控制在清水祖师信仰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2.docVIP

地方官府的控制在清水祖师信仰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官府的控制在清水祖师信仰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2

地方官府的控制在清水祖师信仰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清水祖师信仰作为闽台民间信仰中重要的神明,有着广泛的影响,至今仍有许多的信众。在清水祖师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够忽视官府的角色,本文从敕赐牒文和经济角度入手,分析地方官府的控制在清水祖师信仰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影响。 关键词:清水祖师;敕封牒文;经济;控制 清水祖师,俗称祖师公,又名蓬莱祖师、乌面祖师、普庵祖师等。据《清水祖师本传》记载:清水祖师姓陈名普足,生于宋仁宗二十二年(1037年),卒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永春县小姑乡人。自幼出家于大云院,长大后结庵于高泰山。祖师闻大静山明禅师道行圆满,遂往之拜谒。道成业就返回高泰山,遵其师之言勤劝乡民造桥以度往来。而后移居麻章为百姓请雨,如期而至,皆有验应,被称为麻章上人。至此,清水祖师生长活动仅于永春县。元丰六年(1083年),安溪县大旱,乡民邀麻章上人前往祈雨,彼至即刻甘露普降。“众情胥悦”,极力挽留,清水祖师固移居安溪蓬莱县清水岩,并于此广修路桥,医病施药,其影响辐射至汀、漳,直至其往生。 清水祖师在圆寂后不久即被当地人供奉为地方神,直至今日都仍然被视为安溪县百姓的守护神。祖师公从一普通高僧列入仙班,和其身前广做善事、募捐建桥以及祈雨有应等因素密不可分,但一直是属于地方性神灵,在本传中只提及安溪、永春以及汀、漳两地,影响范围不大。在祖师圆寂的半个世纪后,得到南宋皇帝的四次敕封,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发展为区域性神明,直至清末“自上游延、建、汀、邵以及下游福、兴、漳、泉,晋殿而分香火者,不胜纪数。” 从敕封牒文中分析官府对寺庙的控制 祷祈地区和祈请主题的变化 清水祖师因应邀前往清溪县祈雨,“比请而至,雨即霑足” ,在当地一时名声大噪。移居清水岩后,“汀漳时人有灾难,皆往求焉,至则获应”,死后“越三日神色不异”。从《本传》中可以看出,除上述所提及之外,祖师身前并无过多神奇之处,死后被尊为神明更多还是因乡民有感于其生前所做善事,如行医施药,募捐修桥,遍植林木等。 祖师圆寂于北宋靖国元年(1101年),其身后显灵显圣事迹较多。据《本传》中敕封牒文记载,南宋绍兴二十六年以前,凡人有疾病,时有雨及盗贼之扰,随祷随应;隆兴二年(1164年),南安焦坑张延干两眼失明,其父亲至清水岩请水点洗眼睛,光明如固;乾道二年(1165年),南安双坑等处瘟疫流行,乡民到岩请师镇境乡闾和法水救治,获应;乾道二年,惠安金相院境内长幼时疾所苦,乡民到岩求香火法水是乡安宁;乾道九年(1172年),永春雨水不均,虫蝗灾害,所祈应验;淳熙元年(1174年),尤溪县和永春德化县,久旱损畜,至岩所祈应验。至此,有史料可查的祷祈祖师显圣的主要为南安、惠安、永春、尤溪和德化这些地区的乡民,较为扩散。所祈请的主题也是各种各样,没有形成定式,清水祖师的主要功能还不是“祈雨”。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实早至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中央已经受安溪县奏请因清水祖师祷雨有应而敕封清水祖师为“昭应大师”。这说明在在这个时期,清水祖师的影响力仍然不大,清水祖师的信仰未受到安溪县地方官府的关注,固没有形成固定的信仰主题。 仍据《本传》敕赐牒文记载,淳熙二年(1175年),各处劝首承蒙祖师护佑,率众设供答谢。此时清水祖师受到泉州以及周边乡县的祷请,颇有灵验,信徒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官府的注意。在淳熙六年(1179年)因此,当清水祖师公越为灵验,信徒越来越多后,官府便将祭祀大权抓于手中,将其载入祀典中,并上奏中央赐予封号,极力把清水祖师促成官方认可的神祇,以此来控制清水祖师庙及信众。 然而在地方官府不断地提高清水祖师形象和积极介入的过程中,也加深了了民众们对清水祖师的崇敬之情,并使之繁荣至今。 从经济角度分析官府对寺庙的控制 泉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清水祖师信仰的影响 泉州在北宋前期,仍然给人以“泉州人稠谷瘠”的印象。宋室南渡后,为了增加财政,极力倡导海洋贸易,以及市舶司的设置,泉州港迅速繁荣,带动了整个泉州地区经济的发展。清水祖师信仰发源地安溪,位于泉州的内腹地地区,戴云山山麓西南坡,境内有两条河流,一为晋江的上游,一与漳州的九龙江流域相连接,该地兼跨泉州漳州与闽西闽北联系最为重要的交通干线,因此安溪县经济的发展与晋江、九龙江下游港口的兴衰息息相关。影响其最大的当属泉州港。 根据《福建省历史地图集》,安溪是泉州地区最主要的产茶地,而茶叶在泉州港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很大,因而南宋之际,带动了安溪经济的迅速发展。再者安溪离汀、漳两州最为近,山势也较永春德化缓,是南剑州、汀州等闽西闽东运送货物至泉州港的较好路线。因此,安溪经济也借势迅速发展。 清水祖师圆寂为北宋靖国元年(1101年),当时已被奉为神明进行供奉,但被记录中的影响范围小,显圣事迹少。直至南宋绍兴年间起才开始有显圣事迹的记录,多次大修清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