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稻瘟病发生和防治
水稻稻瘟病发生和防治
摘 要:水稻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叩头瘟,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近几年来在营盘镇不同程度的发生,且受害面积逐年上升,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达45%~50%,甚至有些田块颗粒无收。稻瘟病已成为水稻生产上的头号杀手,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是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一大障碍。
关键词:稻瘟病;防治;菌源
中图分类号:S435.111.41 文献标识码:A
1 稻瘟病症状
水稻的各个时期,除根以外的部位都会受到稻瘟病的危害。由于危害水稻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一般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危害较大。
1.1 苗瘟
苗瘟是由种子带菌引起的,通常发生在幼苗2~3叶期,侵害幼苗基部,出现灰黑色,使秧苗卷缩枯死,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
1.2 叶瘟
叶片上发病叫叶稻瘟,群众称为“沙叶”,叶瘟是在叶片上产生病斑,根据情况不同有四种类型:急性型、慢性型、白点型、褐点型。主要的是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病斑的大小不一,为圆形、椭圆形或两端稍尖的梭形,呈暗绿色,背面密生灰绿色霉,这种病斑的出现,往往是稻瘟病流行的预兆;慢性型病斑为梭形,边缘红褐色,中间灰白色,潮湿时,病斑边缘或背面也常有灰绿色霉。
1.3 节瘟
发生在稻节上的称为节稻瘟,初发生时为褐色小点,后扩大蔓延至整个节变褐色,病部稍有凹陷,容易折断倒伏。
1.4 穗颈瘟
病菌侵染穗颈和枝梗形成穗颈瘟,病斑初为淡褐色,后向上下扩展成黑褐色或暗褐色,发病早而重的穗子枯死呈白穗,发病晚的秕谷增多,千粒重降低,米质变劣,严重影响产量。
1.5 谷粒瘟
发生在谷粒上称谷粒瘟,稻粒染病后常形成谷粒瘟,在谷粒上产生黑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可使谷粒变黑。谷粒瘟增加了种子的带菌率,是菌瘟的重要初侵染源。
2 稻瘟病的发病特点
稻瘟病的病菌是以分身孢子或菌丝体在病谷和稻草上越冬。播种栽秧后,由种子或气流把病菌带到秧田或本田,在叶片及叶节部位引起病害,病菌在叶片???节部位迅速繁殖,随气流向四面蔓延传播。环境条件适宜,可以反复侵染多次,最后病菌随收获仍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种和稻草上越冬,成为来年的病源。
3 稻瘟病的发病原因
稻瘟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受品种的抗病性和气候、栽培条件的影响,菌源一般不成问题。老病区连年发病机会多,稻田周围的稻草堆放多或作沤肥没有腐烂,因而发病重。发病轻重与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和管理水平不同有轻重程度不同的差异。
3.1 品种抗病性
一般耐肥力强的品种抗病强,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或同一生育期组织的老嫩的抗病性也不一致。例如:苗期中的4叶期,本田的分蘖期至拔苗期,抽穗期是感病时期。就叶片而言,抗病性随出叶日数增加而增强,出叶片当天最易感病,5d后抗病性逐步增强,13d后很少感病。
3.2 气候条件
主要是温度、湿度,其次是光照。温度主要影响病菌潜育期的长短,湿度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染。当气温24~28℃,水分90%以上,分生孢子发芽侵入中,需6~8h,潜育期4d。气温17~18℃时,潜育期8d,气温超过30℃不利于病菌生长,病害停止发展。营盘镇6~7月上旬,8月中旬~9月,气候条件温度适宜,只是雨日,雨量多,水稻正值抽穗前后,有利于发病。
3.3 栽培条件
主要指肥水管理,以下几种稻田病害容易发生流行:
a长期深灌水。
b长期渍水的冷侵田和冷水灌溉的稻田。
c孕穗、抽穗期时遭受干旱的田。
d偏施N肥和过迟施用的田。氮肥施用过迟或过量,易引起植株贪青徒长,稻株柔嫩,株间通风透光差,表皮细胞硅化程度低,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繁殖。
3.4 老病区
病源基数多,潜伏量大,易发生。
4 防治方法
4.1 消灭田间菌源
处理好病谷、病草,病草收割时分开堆放,不要堆放在秧田边,不用病草扎秧、捆秧、用作堆肥或垫牛栏的稻草,均应充分腐熟后施用。如稻田还田作肥料,应犁翻水中沤烂,有病稻谷及早加工作饲料用。烧掉发病重的稻草,根茬残体杀死病菌。秋季进行深翻清理田间杂草。
4.2 搞好种子消毒
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以用1%的石灰水侵种,早稻在10~15℃时侵重6d,晚稻在20~25℃时侵种1~2d,石灰水要高出种子表面,侵种后清水清洗3~4次,直到冲洗干净。或用多菌灵、强氯精侵种。
4.3 选用高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4.4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稻株抗病力
从移栽到有效分蘖终止期,一般在移栽后35~40d是长叶长根、出分蘖的时期,肥水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律师制度与实务课件:律师收费.pptx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甘肃省副省长罗笑虎为中小学生作毒品预防教育报告全文.doc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辅导员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 天津布兰德新摩尔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公司简介.ppt VIP
- intouch hmi与archestra集成本机成功安装.pdf VIP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浙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