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林匹克公园地下环线交通隧道消防:9
第 篇 奥林匹克公园地下环线交通隧道消防专篇
设计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送审稿) (GB5001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地下铁道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50157-92)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01年版) (GB50038-9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9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JTJ026.1-199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 01-75-2003)
安全疏散:
地下交通隧道人员疏散口的位置及距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送审稿)12.1.6条的要求,疏散出口距离控制在300M左右,并且尽量设置独立的直通室外的出入口。
但在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地下交通隧道人员紧急安全疏散首先利用与隧道相接的地下车库的接口将隧道内的人员疏散到其他建筑的地下车库,再通向地面。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2.0m,净高度不应小于2.2m。
根据以上原则景观西路疏散出口距离基本满足要求,可不需增设单独疏散出口;北一路上需设2个疏散出口;南一路上需设2个疏散出口;湖边东路南端上需设2个疏散出口。
建筑结构、构造及耐火极限及防火分区:
本工程按一级防火要求,主要结构构造和耐火极限如下:车行系统墙为大于750厚混凝土墙防火墙,耐火极限大于4.0小时。人行系统墙为400厚混凝土墙防火墙,耐火极限大于4.0小时。
防火门: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所开洞口设甲级防火门。
内装修材料:本工程内的装修采用非燃烧体的材料进行初装修和二次装修。
地下隧道最大防火分区面积宜为2000*2 m2。
消防灭火系统
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组成:
1.1隧道外消火栓系统;
1.2隧道内消火栓系统;
1.3水喷雾灭火系统;
1.4防火分隔水幕系统;
1.5气体灭火系统;
1.6手提式灭火器。
消防水量:
隧道外消火栓系统设计水量:30升/秒;火灾延续时间:3. 0 h。
隧道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水量:20升/秒;火灾延续时间:3. 0 h。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水量:66升/秒;火灾延续时间:80min。
防火分隔水幕系统设计水量:44升/秒;火灾延续时间:1. 0 h。
消防供水:
3.1本工程消火栓供水由周边环状市政给水管网供给,由两处(或四处)进水,供水管径DN200;接头处各设闸阀,止回阀。在隧道内构成环网;管径DN200。双向车道隧道两側布置消火栓管线。
3.2喷淋系统在地面设地下式消防水池,容积500m3(矩形钢筋混凝土水池11000*14300*3500);隧道内设地下喷淋消防泵房(面积7500*6000);设喷淋消防泵三台,二用一备,喷淋系统消防泵型号为XBD60-70-HY型,
Q=55 升/秒,H=0.70Mpa,N=55KW。该水泵用电为一级负荷,主泵与备用可自动切换。
喷淋供水管径DN250;在隧道内构成环网;双向车道隧道两側布置供水管, 管径DN250。
3.3四个隧道主要出入口各设消防水泵结合器4个。每处消火栓系统2个,喷淋系统2个。
3.4隧道出入口管线局部需作防冻保温。
隧道外消火栓系统:
四个隧道主要出入口各设室外消防给水栓4个。
隧道内消火栓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送审稿)十二章《城市隧道》(2002年版),
隧道内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给水系统,单向隧道单侧设置; 双向隧道双侧设置墙壁式消火栓箱,并配置1支喷嘴口径19mm的水枪和泡沫枪、1盘长25m、直径65mm的水带,宜附设消防软管卷盘和30升泡沫箱。消火栓箱的间距约50米。
消火栓共计208套。
水喷雾灭火系统;
6.1根据国内外常规作法,隧道内设置独立的自动水喷雾灭火系统。该系统虽然可能扰动烟气流并产生某些有害人员呼吸的气体,也会影响人员逃生,但能够在减小以至控制小型火灾发展成为严重恶性事故发挥作用,在地下交通隧道内,显然要更加关注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6.2水喷雾灭火系统约25米为一个作用段,火灾发生时按2个作用段开放考虑。喷水强度为8L/min.m2。
6.3水喷雾喷头宜采用側喷型,间距约3.6米。
6.4每个作用段设雨淋阀一套,可自动、手动、远程控制启闭。
6.5雨淋阀D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