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落区治理开县图谱.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落区治理开县图谱

消落区治理开县图谱   9月25日,开县渠口镇。江水慢慢上涨,将一片桑林淹于水下。   “冬季,三峡大坝蓄水发电,这片桑林将沦为沧海。”中国林科院教授宋闯伸手一指。   夏季,大坝放水防洪,桑林又将露出江面,绽放一片新绿。   “这片消落区又会成为一片青翠桑田。”   为解决消落区治理这个世界级生态难题,开县政府联手国务院三峡办,导演了一出“沧海桑田”的大戏。   与时间赛跑   1996年,重庆大学教授雷亨顺突患胃癌。   大家以为他能停下来,可他说:“放不下啊!”   2006年,雷亨顺年满80岁。   大家希望年老体弱的他能停下来,可他说:“放不下啊!”   2008年,雷亨顺做了大手术。   大家劝他“别操心了”,可休养三个月后,他坐上大巴直奔开县:“放不下啊!”   库区何事,竟让雷老如此挂怀?   “消落区生态问题不解决,死也不瞑目!”雷亨顺说。   三峡工程完工后,冬季,为保证发电,库区要蓄水至175米;夏季,为防洪防汛,水位要降至145米——这30米水位落差间的土地就称为消落区。   “夏季水位下降,各种污染物便滞留于消落区,在烈日烘烤下滋生病菌,极易引发瘟疫和传染病。”雷亨顺说。   在国外,此类疫情并不鲜见。   “冬季水位上升,滞留于消落区的垃圾和病菌便进入水体,成为水质污染源。年复一年,周而复始,长江水质将被严重污染。”雷亨顺说。   由于耕地匮乏,大量后靠移民,春夏会在消落区种菜种粮。   “秋冬水位上升,不但秸秆、化肥、农药等会进入水体,造成内源性污染,而且,耕种会让土质疏松,加剧水土流失,引发山体滑坡。”雷亨顺说。   雷亨顺大声疾呼:“消落区治理拖不起了。”   声声疾呼,引起市、县两级政府的关注。   “42余平方公里的消落区,盘踞在新县城周边,不出事则已,一出就是大事。”开县政府上报国务院三峡办。   世界级难题   “老任,麻烦你来一趟。”   2009年初,中国林科院教授任荣荣接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的电话。   打开门,任荣荣问:“找我何事?”   “我为库区消落区头痛啊。”钱正英迎上来。   “您都退休了,还操心干嘛?”   “论证三峡工程项目时,我是论证领导小组组长,消落区问题,以前考虑不周全,现在问题显现,我要负责到底。”   “需要我做什么?”   “想让你牵头成立课题组,探索消落区生态治理。”   “这可是世界级难题,此前没有哪个国家成功过,都认为这是水库建设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任荣荣面露难色。   “以前很多世界级难题现在不都不再是难题了吗?”钱正英微微笑道。   “我年纪大了,恐怕难以胜任。”   “正因为难,所以才找你这样的老专家。”   “行!”任荣荣被这份信任所打动。   带着20多位各界专家,任荣荣来到开县。一调研,大家锁起眉头。   “干脆采用钢筋水泥将消落区做成堤岸,这样就可一举解决污染问题和水土流失问题。”一位专家提议。   “投资成本太大了。”   “光秃秃的水泥固化带,会让整个三峡景区掉价失色。”   “消落区以前多是良田沃土,弄成水泥带,太可惜了。”   …………   此方案被否定。   “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采用生物措施,在消落区培育新植被,既固沙稳土,又净化水质,还要有经济效益。”任荣荣说。   寻找既耐旱又耐淹的植物,便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寄望饲料桑   榔榆死了,棕榈死了……   胡椒死了,杜梨死了……   一个个坏消息传来,任荣荣如坐针毡。   “很多耐淹性树种,都没法通过没顶水淹试验。”任荣荣说。   何种树种能耐没顶水淹?专家们展开地毯式搜索。   希望在搜索中浮现——农户种植的桑树,经过没顶水淹,虽然枝干死了,但根部依然存活,水位退后,能很快萌发枝叶。   “终于找到合适树种了。”任荣荣眼闪亮光。   可一深入探究,他眼里的亮光黯淡下来。   “经济价值太有限了。”   “畜禽不爱吃,只能养蚕,但此行业一直不景气。”   “开县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亩,种植这种经济效益不高的桑树,太浪费土地了。”   怎么办?探索陷入僵局。   “我以前在北方栽培过饲料桑,畜禽很爱吃,只是不知耐不耐水淹。”任荣荣突然一拍大腿。   “都是桑科植物,可以试一试。”专家们响应。   2009年8月底,国务院三峡办发来一万株饲料桑苗。   “我们心里无比忐忑,因为已错过了最佳种植期。这批桑苗仅仅生长了52天,在根系还没长好的状态下,就被没顶淹没。”任荣荣说。   108天后,水位消退。   专家们赶到消落区一看,心一下透凉——桑苗已无生命迹象。   任荣荣不死心,几天后,他刨开松软的泥土,发现桑根开始萌芽。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