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日本人宗教信仰有关植物
与日本人宗教信仰有关植物
摘 要: 在日本各种宗教并存,很多日本人信仰两个以上的宗教。这种信仰和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文通过探究“门松”、“萩花”、“彼岸花”、“百合花”、“合欢花”、“稻”这六种植物在日本人信仰生活中的实际用途,分析其和宗教的关联。
关键词: 宗教信仰 植物 实用主义
引言
大多数日本人,在前半生的“诞生、七五三、成人式、结婚式”等重要阶段,都会去神社参拜,祈求平安、幸福,这些活动都和神道有关。一生结束时的“葬礼、法事”也都会去寺院,活动都和佛教有关。可以看出日本是个多神教的国家,日本人的风俗习惯常涉及植物。这些植物都和日本人的宗教信仰有关。本文通过探究“门松”、“萩花”、“彼岸花”、“百合花”、“合欢花”、“水稻”这六种植物在日本人信仰生活中的实际用途,分析其和宗教的关联。
1.门松
在日本,过年时有在门口立“门松”的风俗习惯。松在日语里读作“まつ”,寓意“待つ”,指等待天神飘然降临,落此树上。在家门口立上松树,旨在恭迎保佑五谷丰登的年神惠然临门,“门松”是神的依附物,是圣树。人们在山上选“小松”时,先向“小松”供上“洗米”(为供神佛而洗干净的白米),然后拍手、祭拜,最后才伐倒或是拔出“小松”请回家中。战后提倡保护生态,有人提出废除立“门松”的习俗。随之,苗圃开始专门培育“小松”,用作“门松”之用。有的地方新年时还推行年画式“门松”,这是很环保的创意。在岛国日本的神社寺庙有很多郁郁苍苍、带有神秘色彩且预示岁月沧桑的“神木”松树,都是人们信仰的对象。日本岛根县有名的“出云大社”据说是诸神的故乡。日本阴历十月又称“神无月”。而“出云大社”是群神齐聚的地方,并称十月为“神有月”。这里的松树高大茂密,环境幽静,充溢着浓厚的神话气氛。
2.萩花
日本是个崇拜自然、酷爱植物的民族,其传统的民族宗教“神道”的教义,就是有力的证明。日本人以植物为四季生活的伴侣,滋润心田;以移情与植物花卉,表达内心诸感。花虽然一言不发,但在沉默中向人们传达的神韵大大超过??人们的想象。最具代表性的“报秋花”——萩花,正是如此。
在日本仲秋赏月时,奉献给“圆魄”的三样贡品是:“萩花、芒、赏月年糕”。萩花出现在寺院里,使宗教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大阪的东光院、京都的梨木神社、滋贺县长滨市的神照寺内都种植萩花在千簇以上,每年9月下旬,萩花盛开之时,这些神社寺院都会举办隆重的“萩祭(胡枝子花祭)”。在日本,秋彼岸时,有给佛龛供上秋饼的习惯。用糯米和红小豆做成的饼,颜色酷似美丽的萩花。秋饼是胡枝子花开之时秋天的叫法,是体现了重视季节感的日本式叫法。
3.彼岸花
彼岸在日本指的是春分或秋分周,在日本,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是国民的法定休息日,以此日为中心的前三天加后三天的一周期间称为“彼岸”。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长短一样。因此有“热到秋分,冷到春分”的说法。所以“彼岸”也是季节交替的转折点。“彼岸”本是佛教的观点,含有河的对岸是佛的世界、理想的世界之意。从河的这岸渡到河的对岸是佛教目的。因此,“彼岸”时,为了供养祖先去扫墓。在日本,有在春彼岸时给佛龛供上牡丹饼、在秋彼岸时给佛龛供上秋饼的习惯。牡丹饼是牡丹花开之时春天的叫法,秋饼是胡枝子花开之时秋天的叫法,是一种体现了重视季节感的日本式叫法。这两种饼其实是同一种食物,用糯米和红小豆做成的饼。颜色酷似萩花,所以日语称为“お萩”。
日语的“お萩”指的并不是彼岸花。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坟的日子。在秋彼岸时,寺院道路旁、建筑旁和墓地旁、田埂上会都盛开一种艳丽的花,由于秋分前后开花,而秋分前后的7天左右被称为“彼岸”,故有“彼岸花”之称,别名叫“曼珠沙华”。曼珠沙华来自梵语,这是佛教语言,意思是“红花”、“天上的花”,意为开在天界之花。“曼珠沙华”学名石蒜,每年9月底到10月初,是彼岸花盛开的时候。曼珠沙华属草本植物,以红色居多,也有黄色和白色的。曼珠沙华叶子在花期后自基部抽出,有5至6片,发于秋末,落于夏初。花葶在8至9月抽出,高30~60厘米,开花4~12朵,生在花茎顶端。曼珠沙华花型独特,花瓣倒披针形,向后开展卷曲。
曼珠沙华的特点是“花不见叶,叶不见花”,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所以也被称为“相思花”。彼岸花,恶魔的温柔。传说是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给离开人界的魂以指引与安慰,所以有人说它是“黄泉路上的花”。颜色有很多种,最为常见的是红色。
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地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它们火红色的花径指引人们走向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