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李清照词艺术境界
浅析李清照词艺术境界
摘 要: 在古代中国灿若繁星的作家群中,李清照是一颗闪烁着奇光异彩的明星。她的词以女性独有的柔美、温顺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神韵,她词作中栩栩如生的形象、独具匠心的语言、精巧和谐的形式和含蓄深刻的内容使得她的作品在宋代文坛上放射出独特光彩,特别是情景交融的意境,使她的作品升华到一种隽永的艺术境界之中。
关键词: 李清照 艺术境界 形象 语言
李清照(约1084一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同、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她是宋代可以和一流作家抗衡的女诗人,作品散失很多,今传《漱玉词》一卷。李清照创作的抒情词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抒写离情别绪,感时伤怀。她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以情制胜。词作里飘溢着淡淡的幽香,含悲的絮语中充分体现出女性意识及女性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素有“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之说。正是对真情实感的抒写和清新自然的语言特色,使她最终成为宋代词坛的杰出词人之一。以1127年的大变化划界,李清照前后期作品有显著区别。前期作品的反映面比较狭隘,多囿于闺情一类。到后期,凄凉的身世之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思想,风格突变。词之为本,委眇宣修,本以妍媚声姿,贵阴柔之美。李清照为女子,尤其能得其天性之所述。
一、栩栩如生的形象。
文坛中的传世之作无不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永葆艺术生命力。唯其如此,才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力。清照词的抒情既抒词中之情,又抒自家之情:既在词外,又在词内。在李清照为数不多的存留下来的词作中,几乎每一首词作都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个性独具,而又与作家本人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一致的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实现了自我形象的塑造和超越。不论是活泼可爱的少女,还是失落寂寞的寡妇,都各有特色、别具匠心。李清照前期词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写闺阁心情,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为传统的抒情词吹进了清新空气。
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词的上片刻画了一个青春亮丽、天真纯洁的少女形象。瞧她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纱轻飘,像燕子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其中“慵整”二字用得恰到好处,把少女荡秋千后极度疲劳、双手麻木、懒得活动的神情尽情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露浓花瘦”这一美妙意象同“薄汗轻衣透”的少女形象两相打通。露浓似喻少女的轻汗,花瘦似喻少女的姿影,花和少女一而二、二而一。词的下片通过写少女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想动弹,突然翻起波澜,客人来了(应是异性少年)。这“薄汗轻衣透”的少女,未免感到自己这副“露浓花瘦”的样子有点失态,慌慌张张地穿着袜子含羞妙开,头上的金钗也在无意中悄然滑落。然而这少女又不是一味地惊慌失措,而是极有情趣:“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料想这定是一位翩翩少年郎,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能大胆地见。“却把青梅嗅。”是一种有意无意掩饰自己的娇羞和心事的绝妙情态。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的惊诧、含羞、好奇以爱恋的心理活动描绘出来,栩栩如生。寥寥四十一个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美感一览无余。
她后期的词虽然主要抒写个人不幸,但这些已深深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在时代变乱中,满怀离愁别恨的思妇形象“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凤凰台上忆吹箫》),“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更是“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凤凰台上忆吹箫》),“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我们仿佛看到了她的生活,窥见了她的灵魂。她把缕缕淡淡的愁情带入画面,形成全词的氛围,使每一景、每一物在“无语”之中都笼罩着一层愁雾,这就使画面升华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之中。我们未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从李清照的作品中向我们走来。几分同情,几分哀怜,几分喜爱。
二、清照词描绘事物不是单板刻画,而是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白描手法,彰显真实,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清照词大多是抒情诗,她在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时往往用白描手法,只是稍稍勾勒面部神态,只是稍稍写出几个富有象征性、特征性的动作,就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她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以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上阕:面对已经到来的美丽的春天,但是自己却是孑然一身,找不到可以与自己喝酒谈诗之人。下阙:“试夹衫”、“山枕斜欹”、“损钗头凤”“剪灯花”一系列动作,一个思念丈夫的少妇跃然于纸上。
在她的笔下任何抽象的事物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变得具体可感、形象鲜明。再看看她的另一首词《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个“载”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