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复习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
一:在酒楼上
(1)吕维甫的形象
①吕维甫是一个善良、诚恳的人。两件“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他却做得很尽心,从这两件小事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善良、诚恳的人。
②吕维甫是由激进转消沉的人,他曾经是一个激进青年,他在求学时和同学一起去城隍庙拔过神像的胡子,还因为激烈地争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吕纬甫由激进而消沉、落拓,屡遭挫折后变得一蹶不振。
③他即糊涂又清醒。他虽浑浑噩噩度日而无力自拔,但他同时也十分清醒,充满自责。
④他是革命运动后的一个落荒者,《在酒楼上》所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的事,吕纬甫就是在革命运动风浪过后的一个落荒者。
(2)鲁迅小说主题有哪些?
①对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批判和揭露《祝福》
②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③对大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阿Q正传》
(3)鲁迅小说的情节模式
1.“看/被看”→“吃/被吃”的情节模式,《示众》→《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祝福》、《孔乙己》、《肥皂》、《长明灯》、《铸剑》
2.“归乡”模式: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情节模式 《伤逝》、《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
(4)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着眼点
“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甚多,大多数描写他们婚恋不能自主的痛苦以及失学、失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的苦闷。但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却着眼于他们和封建制度的关系。读《在酒楼上》、《孤独者》等作品,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鲁迅热情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作出了严肃的针砭。
(5)吕维甫形象的意义
吕维甫形象深刻的认识意义:留下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落潮的时代烙印,反映了“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客观上提出了“知识分子问题”。
(6)艺术特色
1.独特的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德人的精神“痛苦”。吕维甫——在颓唐消沉中逐渐消磨生命。
2.“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归乡模式)
3.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吕维甫”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外化,小说具有自我灵魂的对话相互驳难的性质。
4.景物描写富含深意,我告别了吕维甫,和他背道而驰“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有有一种和昔日消沉的自我告别、失望、在绝望中抗争的意味。
二:铸剑
体现鲁迅一种什么复仇思想
复仇是中国古代、现代武侠小说的重要主题,也是《铸剑》的主题。但是鲁迅在小说中已经将这一主题进行了现代性的转换。一般来说,鲁迅是不赞成有怨必恨或是为了报仇就滥杀无辜这样一种复仇行为的。
鲁迅的这个看法就代表了现代人的复仇观念,并不能因为自己的亲人被杀就一定要复仇。鲁迅认为,首先要问的是,复仇是不是符合正火,是不是本身具有正义性,如果不具有正义性,那么还有什么复仇的必要?即使是做儿子的,一定要为亲人复仇吗?再有,你要复仇的话,也应该找本人去复仇,怎么能去杀他的儿子,这有什么道理?叫做什么英雄?
然而,对于《铸剑》里的专制暴君,眉间尺和黑色人的复仇是正义的,这个暴君,拥有强大的禁卫军保护自己,却任意杀戮老百姓,对于他,鲁迅是主张复仇的,鲁迅肯定赞美了黑色人为眉间尺报仇的行为。在对付专制暴君的前提下,他肯定了这个复仇,他不是一般意义上肯定了这个复仇,而是坚决支持用剑和火——即用武力对付暴君,这不仅是他行侠行义精神的表现,也是他革命思想的表现。
三:边城
小说从那几个方面体现出三美?(风景美、风情美、人性美)
小说分别从风景美、风情美、人性美三个方面来体现
①首先从风景美写:小说在表现《边城》的自然美景之时,也不断表现了独具湘西地方特色的一些风物,如湘西苗乡的典型建筑——吊脚楼、水车、古城墙等。整部《边城》就是由这座山水所构成,它蕴蓄的气势无一不给人带来中国山水画一般的美感,使人产生无限美的遐想与神往。小说情节的展开都是与湘西两边地那世外桃源般的乡村风光分不开的。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人美的享受。
②其次写风情美:小说《边城》不只提供了湘西遍地的一副风景画,还提供了湘西遍地的一副风俗画。湘西这里的子民多保留了具有浓郁古风的世俗民情,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文中也安排了几个推钱的场景,读来就如生活中发生的事般真实,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与屠夫的争执,还有一个定要留钱的摆渡客。爷爷的处理方式,一定是互相推诿,仿佛钱是人人豆不要的东西般,在这些争执里,谁要是最后占了便宜,谁就是输家。难免会令人回想起不知多久之前的旧中国,也是如此,互相推诿前遍,有时甚至掷钱与地上,而人奔走开了。人人以情义为重,一不要钱为荣,这便是沈先生所念念不忘的人土风情,对这种风情的喜爱。
③小说中也有对恋爱婚嫁民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