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重大版)2010.10.15.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建史(重大版)2010.10.15

中国建筑史讲义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一章 前言 一、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历史: 建筑是人为的人类生活空间; 为保障人类生息、躲避灾害之用而创造的空间; 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空间; 建筑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但外部空间不只是建筑。 《老子》第十一章(该书成于公元前500多年的战国初期)有: 埏(Sha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Yo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古典建筑观有着根本地不同。 研究或说明这些空间的形成及不同时期的发展,就是《中国建筑历史》。 二、建筑的发展及其发展的原动力: 建筑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所必需的空间,生产是建筑发展的原动力, 而生产中的生产力是建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根据一般公式: 生产力=劳动力(体力和脑力)+劳动工具(包括科学技术) 有什麽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麽样的建筑;这种相适应的特点,贯穿于整个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这就是本课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 ⒈建筑造形:由屋顶、墙柱、台基三部分组成。 ⒉中国建筑的间: 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间组成一栋建筑,直到一座城市;这就是由间—栋—院—群—组群—街坊—城市的形式。 还可增加“又次间”、“又梢间”,而成为九间、十一间殿宇。 ⒊用材:木为主,土、竹、砖、石为补充 ⒋结构:抬梁式、穿逗式、井干式、砖石拱 【抬梁式】:春秋时完成,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 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 【穿逗式木构建筑】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汉时已成熟,南方各省多用;也有在中部屋架改为抬梁式,以扩大空间。 【井干式木构建筑】汉代以前多用,商墓中用,如今很少。 【砖石拱】建筑中多为砖拱、无梁殿;石拱用于城门、桥梁与墓室。 ⒌屋顶形式:抚殿、歇山、悬山、重檐、赞尖、单坡、双坡、平顶、硬山、风火山墙、囤顶、穹顶等等。 ⒍布局: ⑴.建筑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 ⑵.园林则自然而无拘束,有构图重心而无程式布局。 ⒎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优缺点: ⑴. 取材方便,加工容易; ⑵. 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 ⑶. 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⑷. 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 ⑸. 抗震性能好; ⑹.不耐火,潮湿,腐蚀,虫蛀,不耐久。 五、中国古典建筑文化: ⒈从原始社会独立发展起来并逐步完善的, 木构为主,砖、石、竹、土建筑为补充;结构体系完善,构造规范而严密,类型丰富地建筑空间,以满足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 ⒉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发展创新: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不断发展、提高,对建筑不断地提出新要求,建筑才得以不断完善; ⒊在近代与现代仍有极大的生命力:三、五十年代的建筑复古活动就是证明;现代的旅游建筑、乡土建筑、仿古建筑以及成功的创新之中,都证明了其生命力; ⒋东方建筑体系的始祖:在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中 (另三种是西方建筑、印度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体系),中国建筑体系除适用于本土,还影响到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蒙古等地,有1100多KM2,人口占世界的 1/3,是影响力最大的建筑体系; ⒌独特的建筑风格:对木构的应用、加工、防护都有悠久而深入的研究,如:台基、出檐、古漆等的应用,至使造型奇特,在世界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 ⒍独特的建筑设计理论:《考工记》论述了城市规划建与筑设计的原理;《营造法式》;元朝的《梓人遗制》;明代的《鲁班经》、《园冶》;清工部《工程做法》;以及流传至今的民间口诀;也可以从古典建筑和古典建筑群的合谐与严谨的构图中看出, 有一个体系完整、又富于哲理的创作理论指导着。 老子:“当其无,有室之用”。 为人而用的工程;计成著《园冶?相地?宅旁地》中:“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矣乐闲,悠然护宅”。 模数,标准化,坐标定位,装配化快速施工; 【古典模数观】《考工记》载:“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上度以寻,野上度以步,涂上度以轨”。以后的“材”与“斗口”。 【标准化】一榀屋架,金柱、檐柱,铺作、斗拱。 【坐标化】内院,正房,明间、前檐柱。 【装配化】指出与木构件可同时施工,台基上诸多木柱、铺作、屋架可同时、顺序组装。 第二章原始社会的建筑 (旧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 一、建筑的产生: 大约在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人为的生活空间。 ⒈南方,巢居(附图) ⒉北方,穴居(附图) 二、仰韶文化的建筑遗迹: ⒈仰韶文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