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人的标准英语情结
国人的标准英语情结
作者:李少华
期刊:《读书》2010.4
当今中国最流行、最强势的语言恐怕不是汉语,而是英语,因为象征着教养、身份、职业等等。然而,英语这片“林子”也不小,有美国英语、英国英语、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甚至是日本英语和欧盟英语,不是每一种英语都受人追捧。如果你问国人,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样的英语,答案十有八九是标准英语。对于那些不“标准”的英语,则冠之以“中国式英语”或Chinglish,将它们斩尽杀绝。标准英语受到国人的如此厚爱,许多人将它归因于标准英语所具备的“心灵美”,说它语音优美,形式简单,表达丰富。其实语言没有优劣之分,任何一种语言在表达本土文化的时候都是充分的、完美的,但为什么中国人对标准英语却情有独钟?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点都不能错
标准英语至少有三个版本,早些时候等同于“皇室英语”(Queen’s English或King’s English),后来指英国的“公认发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或美国的“普通发音”(General Pronunciation)。这些英语变体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发育充分,形态稳定,又经过语言学家的详尽描写,因而被看做是英语的蓝本。标准英语的使用者在英美两国只占总人口的3%—5%,大多来自皇室、教会、贵族、政府高层和社会精英,可谓“人少势众”。语言喜欢“傍大款”,正是因为使用者的背景,标准英语才能够威风八面,才能把别人当做矫正对象,并且通过矫正别人牢牢占据价值判断的制高点。
以纠天下之错为己任的标准英语在中国是何其风光!它盘踞在由几亿英语学习大军堆叠成的金字塔顶,居高临下地驱使着芸芸众生向上攀爬,却极少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在标准英语的熏陶下,国人养成了一种“洁癖”。无论是听的、说的,还是写的、读的,都十分讲究语言的“正确性”。一旦讲或写得不合语法,就觉得特没面子。一旦听或读出别人的“错误”,便认定对方的语言能力有限。结果中国人的英语被加工、雕琢成玲珑剔透的“艺术品”,精巧有余,自然不足。中国的英语工作者,无论自己的水平如何,都习惯于纠错,这几乎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般的自我保护措施。国人对英语既向往又敬畏,一方面想通过英语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又丝毫不敢冒犯标准英语的金科玉律。许多人干脆自缄其口,从而成就了一代人的“哑巴英语”。
笔者参加过多次高考阅卷工作,充分领教过阅卷教师对英语标准的坚守。英语作文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而在这些老师的眼里,它只代表学生的语法能力,一篇分值为二十五分的作文,只要出现了类似“he go”之类的错误,得分绝对不能超过二十分。其实,这也怪不得阅卷老师,《阅卷标准》上明明白白地规定,一档和二档的作文“语法几乎无误”,而像he go之类的句子,那是“老师很生气,结果很严重”的。
对学生如此,对那些已经“出道“的人又如何呢?水均益的英语“贼溜”了吧,可不时有“专家”指出其语言中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李湘在主持电视节目时,说了几句英语,其中有一句是“Which one you want to choose.”结果遭到网友恶评。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网友多持指责态度,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荷兰的国外网友则全部持支持态度,认为这样的英语再正常不过了。挑水均益等人的刺也就罢了,因为他们毕竟代表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可我们连贵阳街头的乞丐也不放过。一位老兄突发奇想,决定用英语当街乞讨,结果被别人逮个正着,说其英语存在着许多错误。电视上看到,某市工商局为了规范街头上的英语招牌,专门请了几位外国留学生一起沿街巡查。当他们来到一个WC的标示牌前的时候,洋人说在人家国家,厕所不叫WC,而是叫toilet 或resting room,如果叫WC,外国人会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地方。于是,上来一人便摘了牌子。笔者感到纳闷,WC就像PK一样,是中国人对英语的贡献,中国人之间经常会说“去一趟WC”,这跟外国有什么关系?如果说他们不知道WC是干什么的,那么,这位留学生怎么知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几乎在任何一个城市,都能看见缺胳膊少腿的汉语招牌,它们似乎很少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也许有人要问了,我们使用任何一种语言的时候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难道英语就不讲究规则了吗?难道我们看到国人把童子鸡译成“没有性生活的鸡”(a 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把贵阳译成“昂贵的太阳”(Expensive Sun),能无动于衷吗?当然不能,可问题是我们强调规则的目的是什么?对规则如何把握?如果我们使用的英语不仅篡改了事物的本来属性,还弄得外国人一头雾水,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确实应该规范;但如果我们的英语虽然不符合标准英语的规则,但也能“你知我知大家知”的话,就没有必要吹毛求疵了。语言说到底是用来交流的,只要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