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考点阐释】
2011年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就是指在浅易的古代诗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在文章中比较重要。“在文中的含义”是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文言实词”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考试中涉及较多的就是这几类词,偶尔也会考到副词、代词。该考点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来正确推断某一实词的含义。而高考不考中学语文教材中现成句子实词的含义,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考查的是知识迁移能力。
该考点命题形式较稳定,一般以选择题和文言翻译题出现。考查范围主要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这些文言实词除《考纲》中规定的是120个常用实词词类活用
复习时宜重点掌握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
【考题回放】
【2011年高考福建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起任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阅读方法〗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答题方向〗B、C、D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A项“次”为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但是其本义“驻扎、停留”在文言文中却很常用,从语境分析,“次”解释做动词“排列”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解释为动词“停留”。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A项正确。
【2011年高考江西卷】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阅读方法〗需要回忆课本,联想、代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答题方向〗A.比的本义为“并列;并排”,《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如: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B.“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信陵君窃符救赵》),矫即假托之意C.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列传》)“指”同为“旨”通假字,即意旨,文中就是这个用法。D. 代入“强取”之意,结合上文说汲黯忠心耿耿,无人能强取,语义不通。联想 “ 勿夺其时”《寡人之与国也》
【技法点拨】
1.代入推断法。此法最快捷、适用于选择题。一般有多个义项的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最合适义项只有一个,因此,我们只需将选择项代入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即可推断出词义的正误。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B项“以公少年易之”。将“易:更换”代入原文,原文中“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且陈希亮刚到任,不可能“更换”。 应解释为“轻视,看不起”。
2.六书推断法。古代中国人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即所谓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总称“六书”可以通过字形结构读音
3.语法推断法。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即该实词在句中充当了什么成分,就确定了其词性,从而推断出其意义。如:(2011年高考湖南卷)A项“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中“病”占据谓语的位置,应译为动词“批评”。(2011年高考浙江卷)A项“第明经”,“第”前省略主语“张文瓘”,占据谓语的位置,应是动词“考取”之意。
4.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这样就可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的词性词义。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D.项“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 而求小善”中“总其略行”与“计其大功”结构相同。“略”与“大”词性相同、意义相对,为形容词“简要”之意。
5.联想推断法。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B项“泽命不渝,信也渝义为改变、违背可联想成语法矢志不渝。
以上介绍了文言文实词几种常见的推断,在过程中,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GJ-T98-20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正式版).pdf VIP
- (高职)管理信息系统(第七版)教学课件(完整版).pptx
- 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读后感.doc VIP
- 2022年万宁菜篮子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AI专题:2025年AI应用案例精选报告.pptx VIP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八章 电功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 骨量不足的口腔种植外科技术.ppt VIP
- 海口市龙华区镇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遵谭镇) 环评报告.docx VIP
-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docx VIP
-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B 1a-1e 课件(共26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