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第1课酝酿中的变革学案人民版选修.docVIP

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第1课酝酿中的变革学案人民版选修.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第1课酝酿中的变革学案人民版选修.doc

第1课 酝酿中的变革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3.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目标导航] 1.了解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及危害。(重点) 2.了解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应对措施及结果。(重点)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难点) 4.了解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有为等人的思想主张及活动;理解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和影响。(重点) 一、大势所趋 1.国际形势 (1)在经济上: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在政治上:英美等国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3)整体趋势:变革旧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2.国内形势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①《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②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①原因: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②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思维点拨] 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内地;与此同时,英、法、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2.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不仅要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二、新思想的演进 1.开眼看世界:面对列强的侵略,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2.洋务思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口号的指引下,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尽管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3.早期维新思想 (1)代表人物:主要代表有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 (2)主张:认为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主张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3)影响: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但对后来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4.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发展 (1)康有为 ①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②思想主张: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传播西方政治学说。 ③思想特点: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2)梁启超 ①著作:《变法通议》等文章。 ②思想主张:主张变法图存,提出了“以群术治群”为核心的“民权论”。 ③影响:梁启超的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3)严复 ①著作:翻译《天演论》和《原富》。 ②主张:把西方进化论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③影响: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5.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 (1)焦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2)性质:是一场维新与守旧、变法与反变法的争论,是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3)影响:论战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的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易错提醒] 1.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的目的不是发展儒学,而是传播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维新变法服务。 2.披着经学外衣既体现了康有为高超的政治智慧,减少了变法阻力,又暴露了他所代表的维新派的软弱性。 [史论要旨]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经济上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成为戊戌变法的经济、阶级基础。 3.康有为的思想特点是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 4.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 三、士人干政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2.表现 (1)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上的宣传发展为实际的行动。 (2)创办报刊、成立团体 ①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成立强学会,以宣传维新,开启民智。在其带动下,时务学堂、南学会等纷纷建立。 ②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口号的保国会,对于当时的爱国救亡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 [思维点拨] 1.公车上书 历史上所说的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ld1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