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滕王阁序里的廊坊名人.doc.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滕王阁序里的廊坊名人.doc

《滕王阁序》中的廊坊名人 《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所作,对偶工稳、辞藻瑰丽、笔调酣畅、用典恰切,千百年来被广为传诵。文章写情状物,音韵铿锵,气势奔放,神采飞场,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后世少有比肩之作。张华是西晋时人,二者相距数百年之遥,他们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这还要从《滕王阁序》中使用的一个典故说起。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其中“龙光射斗牛之墟”这一典故,即是说张华故事。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固安县)人。西晋时政治家、文学家。曾力劝晋武帝征伐东吴,统一了中国;帮助晋惠帝平息了楚王叛乱,使社会得以安定。官至司空,位居台辅。张华虽出身宦门,但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只能牧羊为生。因读书刻苦,博闻强记,少年时即有才名。曾作《鹪鹩赋》一文,“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读后,大为激赏,称他有王佐之才,自此声名鹊起。张华还与陆机陆云兄弟交往很深,陆机陆云兄弟钦慕张华德范,以师礼相待。张华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和诗歌创作上,作品多已佚失,后人辑有《张司空集》。诗歌现存30余首。当然他最重要的著作还是《博物志》,这是我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共10卷,分类记载了山川地理、飞禽走兽、人物传记、神话古史、神仙方术等。 据说东吴灭亡之前,在斗、牛两个星宿之间常有紫气存在,当时观星象的人都认为这是东吴仍然强盛的征兆,不宜出兵征伐。唯独张华与之意见相左。灭掉东吴之后,这种紫气越发明亮。张华听说豫章人雷焕精通观测星象,于是在夜间屏退从人,邀请雷焕共同登楼观星。雷焕对张华说:“我已经观察很久了,只有在斗牛两个星宿之间颇有灵异之气。”张华问:“这是一种什么气?”雷焕答:“这是宝剑的精气,上彻于天。”张华说:“你说得不错。我少年时,有相士说我在60岁以后会得到宝剑佩带,这个预言可能要实现了吧。”于是问雷焕宝剑应在何处,雷焕回答说在豫章丰城县。张华很高兴,和雷焕相约,派雷焕到丰城县做县令,暗中寻找此剑。雷焕到任后,在丰城县监狱房基之下,掘地四丈有余,挖出一个石函。打开一看,里面有两把宝剑。一把剑上刻有“龙泉”,另一把上刻有“太阿”。挖出宝剑的当晚,斗牛之间的紫气就消失了。 雷焕派使者送一把宝剑给张华,留下一把自己佩带。有人对雷焕说:“得二送一,你怎么能欺骗张公呢?”雷焕回答说:“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这两把宝剑是灵异之物,最终会化去,不可能被人长久佩带。”张华收到宝剑之后,给雷焕写了一封信,信中也讲到:“我仔细看了剑上的铭文,宝剑当有两把。为什么只送来一把呢,尽管如此,此剑乃是天生神物,最终必将会合在一起。” 张华死后,他佩带的那把剑就不知失落何处了。雷焕死后,他的儿子佩带那把宝剑途经延平津的时候,宝剑忽然从他的腰间自己跃入水中。派人下水去找,没有找到剑,只看到有两条龙,长有数丈,花纹灿然。不一会儿,只见祥光照水,波浪翻腾。至此,两剑尽失,化龙而去。雷焕的儿子感叹到:“我父亲曾有化去之言,张公曾有终合之论,现在全都应验了。”唐代诗人汪遵《延平津》诗曾吟咏此事:“三尺晶荧射斗牛,岂随凡手报冤雠。延平一旦为龙处,看取风云布九州。” 张华访剑事见于《晋书﹒张华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引用这个典故,意在称赞豫章这个地方物产华美,山川灵秀。而因为张华的缘故,这一精美严整的传世名篇,又与我们廊坊联系在了一起,可算得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吧。 3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