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读后感_5
《红楼梦》读后感课
件www.5y
秋窗风雨忆红楼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
萧瑟的风穿过夜而来,寒意将人一丝丝侵蚀。更深夜长,陈旧的香气袅袅弥散在屋中,闺中人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凄然。窗外幽幽的绿竹,也在风中摇曳出飒飒的响声。清冷的月光透过竹林,千回百转的照了进来,打在本就病态苍白的脸上,素手掀开帐幔。转而一阵窸窸窣窣的衣袂摩挲:“嗳呦,姑娘可是醒了?”
这样的场景总在氤氤氲氲的梦境中出现,依稀是回到某段时空中,望见那寄人篱下的凄惶无助,悲剧的气氛一点点酝酿。颦儿是寂寞的。颦儿的潇湘馆是寂寞的。
随着新版红楼梦的上映与不断的争议,有关红楼的记忆一点一滴浮上心头来。书在翻开时散发的幽幽墨香与那段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光,在脑海中拓出清晰的轮廓,宛如从水中托起的红珊瑚,水渍未干色泽鲜艳欲滴。
初读红楼,约摸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爱看的言情小说书名都是《XX天使XX恶魔》或是《XXX你死定了》之流。我爸妈在愤怒了很久后最终处理掉了我所有封面花哨的言情小说。在没有课外书的环境中,又不爱电视不爱电脑,所以我写完作业几乎没事干,只得到爸妈的书柜里去翻书,于是这才从书架的最高层抽出了那本尘封已久的《红楼梦》。
“书到今生读已迟。”我固执的相信有些书一定是我前世的的挚友,邂逅它们,仿佛是邂逅某个人,蓦然心动。不然,我又怎会在看见《红楼梦》泛黄的书页时突然地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那时尚小,这样的文字对我而言显得过于生涩,然还是饶有兴趣地看下去了。而后的情节,有时亦不得理解,却也一路磕磕碰碰的将一本书囫囵吞枣的读完。
因为不懂这本书的内涵,所以在看到高鹗续书时写“宝玉与宝钗有个孩子叫贾桂,与贾兰两人双双考中进士,最终‘兰桂齐芳’”时,似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那时唯独单纯的喜欢书中的诗词,甚至还将十二钗判词、《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灵感应来自《春江花月夜》)、“咏海棠诗”、“螃蟹诗”这些一首首背了下来。即便这些词句到现在已经丝毫不记得,但是红楼梦是一扇门,我跨进去后,我看见了更广阔的诗词的天地。因此而爱上唐诗之豪放,宋词之婉约。
我对里面的谐音出奇的感兴趣,发现原来“甄英莲”便是“真应怜”,“元迎叹惜”便是“原应叹息”,“甄士隐”便是“真事隐”,“贾雨村”便是“假语存”……这让我振奋不已。当时还会像模像样的看那些研究红学的书,将“红楼梦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线索记叙的一段大家族由盛转衰的故事”这样的概念背下来到处炫耀。毕竟在那个年纪看过《红楼梦》是多么巨大的谈资!
五年级时,在书店里看到了脂砚斋点评版的前八十回红楼梦。想都不想的就买了下来。那是已知道脂砚斋的点评是研究红楼梦后四十回情节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料。
看第二遍时,一边仔细的将原先看过却早已不露痕迹的情节渐渐填补上空白,一边关注脂砚斋小字的批注。这时方真正对红楼梦有了一些真正的体悟。红楼是包罗万象的,它写百无聊赖的闺中女儿的幽思,写低贱的丫头对于命运无力的抗争,写趋炎附势之徒的阿谀奉承之数,写人人为争夺自己的利益而情感寡薄的残酷,写表面繁华而已悄然走向衰败的家族的无奈。它写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写尽世间无数可怜人……
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又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道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这在那个时代,是多么大胆的表述!然而偏生确实如此。曹公写王夫人,虽只是配角却入木三分,这个逼得晴雯离开贾府最终病逝,逼得金钏投井自尽的女人,这个一心盼宝钗嫁给宝玉,好让自己王家的势力扩大的女人,这个有些虚伪善于玩微笑战争的女人,曹公对她的评价又是什么?“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听起来是那么让人无奈而惆怅。大观园里那些同样天真烂漫的姑娘呢?那些“水做的骨肉”呢?是否有一天也将从珍珠化作鱼目?
黛玉葬花的忧伤悲切,宝钗扑蝶的偶然放纵,这样美丽动人的细节,却都只是转瞬。她们都是可怜人。不光是她们,还有进宫做了妃子的元春,在花音下用绣花针传茉莉花的迎春,精明干练却争强好胜的不肯认亲身母亲的探春,自小就一心向佛的惜春,醉卧芍药荫的湘云,清淡出尘性子古怪的妙玉……最终也似鲜花般凋谢了。元春一瞬的光芒万丈却终向爆竹般陨灭,迎春懦弱无能最终被“山中狼”孙绍祖打骂致死,探春远嫁如风筝般飘飘悠悠不知何处是家,惜春一生青灯古佛相伴,湘云“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妙玉亦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当真是飞鸟各投林,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