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鴻選錄醫案點評
楊顯榮教授
秦鴻中醫師所選錄的十個醫案,多是西醫尚無善策良方,或久治不愈的病例。在中醫來說,此等病例亦多屬疑難重症。秦醫師在香港依循經典中醫學的思維模式、診療理念和方法,成功為病人解除疾苦,取得顯著療效,實屬難能可貴,很值得中醫同道思考借鑒。綜觀上述醫案的診斷、辨證、治法、治療過程各項皆可體現經典中醫學的博大精深,及其確切的療效。
茲嘗試透過秦醫師的醫案來窺視經典中醫學診療體系的真面目;並探討在香港依循經典中醫學的診療經驗,對中醫學進一步發展的啟示。
依循中醫思維模式治病:經典中醫是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綜合辯證思維模式和哲學概念發展出來的整體調控醫學。是從整體上認識複雜的人體及外環境對人體的影響,綜合地把握人體健康和疾病的變化規律。經典中醫學是以養生為上,治病求本為指導思想。
運用經典中醫理論治病:本於整體綜合辯證的思維模式的經典中醫學的理論架構,包括天人合一(天人相應),和諧統一(中和之道),形神合一(身心兼顧),生化有序(生生之道)到陰陽、五行、藏象、經絡,氣機、病機等理論學說,都是中醫學術體系中重要組成部份,指導和應用於臨床實踐的辨證論治和理、法、方、藥,以防病治病。
應用經絡系統治病:在經典中醫學中,經絡系統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施針用藥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臨床意義。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曰「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又指出,經絡系統能應天道,決生死,處百病,行血氣,營陰陽,調虛實,不可不通。明?李梃在《醫學入門》指出「醫而不知經絡,猶人夜行無燭,業者不可不熟」。而中醫界亦有「學醫不懂經絡,開口動手便錯。」的名言,可見經絡於臨床的重要性。
活用中醫思維、理論、經絡於臨床:從秦醫師的各個醫案可體現出經典中醫的思維模式、理論架構及經絡系統(尤其是調督脈氣血循環)的應用,從根本治理病所,徹底改善病人的健康。正契合經典中醫治病本的理念及鄧鐵濤國醫大師所強調「中醫經典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看的」精神。
秦醫師本於「繼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論證以求真」的精神,建基於經典中醫學的思維模式、理論學說,並吸取當代信息論新知,再經過反覆臨床實踐驗證,來創新發展中醫學。經多年思考探究,從新的視角詮釋經典中醫學的生命觀、病理觀、治療觀。
中醫生命觀:經典中醫學其中兩大特色優勢為整體和諧(重視生命整體和諧,人體對外環境的適應,及內在各部位之間的關係,以改善其協調和諧來治病)及形神合一(重視身心相互關係,以心靈意識對人體生命的影響,故形神兼治。)秦醫師活用古代中醫思維,經典理論,融合當代信息學知識及臨床實踐體會,探索出中醫生命觀為形而上本體和形而下的生命實體統一體,實體生命是形而上的本體生命不斷展現的結果,實體生命在它出現的開始直至結束都受形而上的本體生命影響。形而上的本體即中醫學中的陰陽五行經絡體系,它實際上是一種生命信息網絡系統,而中醫學的範籌主要在於對形而上的生命信息系統的管理,生命信息網絡的初始狀態即陰陽自和(陰平陽秘),臟腑氣機升降出入合度,生、長、化、收、藏的協調流暢有序,漲落有度,以維持人體作為一個主體性開放的複雜巨系統的生理功能態,達致形、氣、神之和、通、穩的理想生理態。
中醫病理觀(失和之勢態)認為,生命信息網絡系統的不和諧,失衡(鬆散﹙虛﹚、緊縮﹙實﹚、傾斜﹙證﹚、內部扭結、斷裂),甚至部分缺損和塌陷(病機),使人體不能自動維持生命過程陰陽調和(陰盛陽衰或陽盛陰衰),氣機的升降出入協調度(序參量)下降,以致整體生命信息網絡系統出現了失和、失序、失度。整體和諧度下降,表現為生命的管治能力低下,導致疾病的展現。
在中醫治療觀(致中和之道)方面,秦醫師對中醫治療學核心的辨證論治有新的認識。認為辨證是對生命信息網絡系統的異常進行研判(分析、判斷);論治是對生命信息網絡中關鍵的部位輸入信息、能量,使其進行重新組合,俾得重返信息網絡系統的初始狀態,恢復系統對實體生命的管治能力。結果是使導致疾病出現的深層次因素消失,或不能起作用,疾病和症狀就可以自行緩解,健康。
全面診斷掌握病源病機:在醫案中可以察見秦醫師綜合運用望、聞、問、切,觸診,語言誘導,以理掌握疾病的根源與其他診斷偏失的部份,俾得能從較全面綜合的新角度、新視野觀察探究到影響人體生命信息系統管治能力下降,引致陰陽氣機失和、失序、失度的因由。整體掌握病源病機後,有的放矢,求本施治,以取得更佳療效。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醫診斷疾病的軟技術,主要靠醫者的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這些軟技術學起來比較困難,也需要積累實踐經驗,但一旦領悟掌握,就不會輕易丟失,而且還可以不斷提高,運用起來非常靈巧方便,是診斷儀器難以取代的高級技術。例如,秦醫師簡單用手指觸診「項韌帶硬化」診斷其對督脈功能障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