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职业毒应急预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职业毒应急预案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西青区杨柳青镇示范小城镇B地块贵福苑项 2013年5月 目录 职业中毒概念 职业毒物清单 职业中毒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应急响应责任部门与责任人 应急指挥中心地址 6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7 职业中毒应急响应措施 应急备品清单 预警 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职业中毒的概念 职业中毒指在职业活动中,接触一切生产性有毒因素所造成的机体中毒性损害。可分成急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中毒。本预案主要针对的是急性职业中毒。 职业毒物清单 序号 毒物名称 部位/场所/工序 潜在险情 1 锰 电焊 职业中毒 2 混苯 喷漆 职业中毒 3 氨气 下水管道维修 职业中毒 4 甲烷 下水管道维修 职业中毒 5 硫化氢 下水管道维修 职业中毒 6 氢化物 含氢电镀 职业中毒 7 氮氧化物 汽焊、等离子电焊、 2000公尺以上隧道养护 职业中毒 8 酸 充电、金属酸洗 职业中毒 9 碱 实验室碱液煮洗 职业中毒 13 氧化锌 桥梁喷锌 职业中毒 14 铅 蓄电池修理、挂瓦、油漆 职业中毒 15 汞 仪表使用、修理 职业中毒 注:根据本单位实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增加或减少。 职业中毒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组 长:彭晓敏 副组长: 陶刚良 张仁林 金晶 组 员:陶岳光 金东 孟德安 曾凡强 徐宇 江涛 陶仁良 黄德宝 王万森 王宗选 紧急状态 职业中毒 部门 人员 组织机构及人员 指 挥 陶刚良 报警、通讯联络员 张仁林 现场急救组 金晶 疏散引导组 金东 安全防护救护组 江涛 协调协作组 王万森 3.2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分工 4 应急响应责任部门与责任人 责任部门:安全部 责任人:金晶 5 应急指挥中心地址 西青区杨柳镇示范小城镇B地块工程 6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6.1 编制应急响应措施方案并审核其有效性、可行性; 6.2 根据应急演练、现场急救等具体情况随时修定应急方案; 6.3 发生职业中毒事件,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6.4 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力,使用相关设备进行救护; 6.5 以最快速度将伤员护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6.6 查清类型,控制和清除发生因素; 6.7 对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做好善后处理; 6.8 计划并组织实施相关内容的安全教育; 6.9 计划并承担应急备品、防护用品的采购、定期检查、维修、更换。 7 职业中毒应急响应措施 7.1现场急救: 7.1.1?? 立即停止作业,封存造成中毒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7.1.2?? 将中毒者立即移到安全处,进行应急处理,报告医院抢救。 7.1.3?? 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现场人员,组织泄险,现场急救人员必须佩戴必需的防护用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7.2 组织措施 7.2.1 接到报告,详细记录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可疑中毒人数、主要症状、患者去向、可疑毒源等,根据所述事实,准备并携带相应的仪器设备和急救药品,立即奔赴现场; 7.2.2 根据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分别报告局安检、医疗、劳保、工会、公安、社管中心等相关部门,必要时24小时内报当地卫生监察、公安部门;同时涉及到水源、大气、土壤、食物等污染的急性中毒事故,需同时通知环保、食品监察部门分别参预调查处理。 7.2.3 落实现场应急救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措施。 7.2.4 根据现场情况,会同医疗机构确定合理的现场抢救措施,并合理安排人员实施现场监测、毒源控制、人员急救; 7.2.5 进行详细准确的现场笔录并将内容报社管中心、安检处、局工会等部门。 7.2.6 根据监测结果,正确判断、提供事故发生类型、级别、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信息,协助制定防止事故扩大的应急方案,以便采取有效拦截措施,控制、清除发生因素,; 7.2.7 协助上级事故调查处理机关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性质、经济损失,提出处理意见,做好善后事宜; 7.2.8 协助事故单位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今后防范措施; 7.2.9 写出“急性职业中毒调查报告”和“急性职业中毒伤亡事故报告”上报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本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注:对失去作业能力不满一个工作日的轻度中毒患者,可不做急性中毒伤亡事故报告,但需记录在案。 7.3 技术措施 7.3.1 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现场排险救护工作,必须在有个人防护和专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对中毒病人的职业病诊断和管理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