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次世代薄膜太阳光电设备之发展机会第三章CIGS可行制程分析1
第三章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製程分析第一節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技術概述薄膜太陽能電池(thin film solar cell)技術發展迄今已逾30年,可達到量產階段且有模組產品問世之薄膜太陽能技術有三種,即:矽(Si)薄膜太陽能電池、銅銦鎵硒(CuInGaSe2)薄膜太陽能電池、與碲化鎘(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目前,各種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如表3-1所示,元件部分的光電轉換效率皆可達10%上,特別是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更可達20%,已接近單晶矽與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表現;在模組部分,只有CIGS與CdTe兩種薄膜太陽能電池在大模組(60 cm x 120 cm)的光電轉換效率可達到10%,矽薄膜部分並未達到此一水準,必須利用多層接面(multi-junction)的方式,如a-Si/nc-Si結構,才能將模組的光電轉換效率提升至10%以上。表3-1 各種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根據歐洲太陽能工業協會(EPIA)的預測,未來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技術發展大致依循現有趨勢,以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提升空間最大,預期2030年模組的光電轉換效率將可超越25%,矽薄膜與CdTe兩種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則僅20%左右(詳見圖3-1),顯示出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具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因此,利用高模組效率以降低模組成本,使得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有機會成為此類電池中成本最低者。在開發高效率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前提下,勢必會投入更多的資源於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部分,以加速整個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的發展,藉此置換高耗能與高成本的矽基太陽能電池。圖3-12005-2035年各種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光電轉換效率一、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元件的結構介紹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元件結構如圖3-2所示,一般採用鈉玻璃(soda-lime glass)、金屬、或Polyimide作為基板的材料,下電極部分則以鉬(Mo)金屬最為合適,此乃因Mo金屬容易與CIGS薄膜形成歐姆接觸(ohmic contact),有效達到電流傳導的目的,在高溫的加工環境下也不易被硒化,故成為最常使用的電極材料。在CIGS光吸收層的製作上,已有多種製程技術被開發出來,如濺鍍、蒸鍍、電鍍、與印刷製程等,依據加工過程是否為真空狀態又區分為真空與非真空製程,不管利用哪種製程技術所產生的CIGS薄膜,厚度約在1,500 nm至2,500 nm之間,屬於多晶型(poly- crystalline)非單晶材質,具有p型半導體材料的特性;接著,在CIGS薄膜表面製作n型半導體材料,與CIGS薄膜搭配最佳的材料為CdS薄膜,由美國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所開發的CdS/CIGS/Mo薄膜,光電轉換效率可達20%的水準。最上層為透明導電層,使用的材料以氧化鋅(ZnO)系列為主,通常會參雜金屬材料以增加導電性,如Al、Ga等;倘若採用元件型態出現時,透明導電層的上方還會再製作電流收集金屬線,藉此提升太陽能電池元件的導電效果,常用的金屬材料有Al、Ag、Cu、Au與Ni等。雖然,許多專家對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展仍存在諸多疑問,如:銦、鎵等貴金屬的礦藏量有限,可能衍生材料成本高漲的問題;以及CdS薄膜含鎘可能造成的環保問題;然而,ZnO/CdS/CIGS/Mo結構仍是目前公認最具成本效率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資料來源:ITRI PVCT (2009/11)圖3-2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元件的結構示意圖二、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結構介紹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製作方式與元件略有不同,主要差異為元件有電流收集金屬線(grid),此部分在模組製作時則較少被採用。多數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採用串連的結構設計,採用雷射與機械式的劃線技術,分別形成P1、P2、與P3等三道刮痕,此區域又稱為無效區,即無發電效果之區域,才能將各層材料形成串連的結構,如圖3-3所示;由於每個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面積不同,可能涵蓋數十個至數百個元件,每個薄膜太陽能電池元件都有光電轉換區與無效區,光電轉換區即吸收光子後產生電子的區域,再經由串連結構形成高電壓與大電流。資料來源:ITRI PVCT (2009/11)圖3-3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串連結構示意圖三、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製作流程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製作,必須經過Substrate Cleaning、Deposition of Metal Electrode、Metal Electrode Scribing等12道程序(如圖3-4所示)。詳細內容說明如下:Substrate Cleaning:不管是使用玻璃、金屬或高分子作為基板,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都必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