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朌分子.ppt

[试题]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朌分子.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题]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朌分子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 粘附分子;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一、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1、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2、CD的概念: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其编码基因及其分子表达的细胞种类均鉴定明确者,统称为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人CD的编号已从CD1命名至CD350。 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功能 (图1) (图2); 第二节 粘附分子 粘附分子: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相互结合的膜表面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中,以配体-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分类: 1、整合素家族 2、选择素家族 3、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4、粘蛋白样血管地址素 5、钙粘素家族 6、其它未归类的粘附分子 本节主要介绍整合素家族和选择素家族。;一、整合素家族 定义:一组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1、整合素分子的基本结构 结构特征:都是由α、β两条链由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源双体。 α(亚单位)、β(亚单位)均由胞浆区、跨膜区、胞膜外区三部分组成。(图7-1) 2、整合素分子的组成、分布(表7-2) (1)β1亚家族:(α1-α6/β1)或(CD49a-f/CD29)或VLA-1-6(极迟出现的淋巴细胞抗原1-6) 细胞分布:主要分布在淋巴细胞表面。;(2)β2亚家族:LFA-1或(CD11a/CD18) CR3或(CD11b/CD18) CR4或(CD11c/CD18) 细胞分布:LFA-1: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 CR3:巨噬细胞、粒细胞 CR4:巨噬细胞、粒细胞 (3)β3亚家族:CD41/CD61(gpIIb/IIIa) CD51/CD61(VNR/IIIa) 细胞分布:CD41/CD61:血小板表面、巨噬细胞、 粒细胞 CD51/CD61: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 胞、巨噬细胞;二、选择素家族 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局部粘附,向炎症部位游走,淋巴细胞归巢到外周淋巴结。 1、选择素分子的基本结构 为跨膜糖蛋白,可分为胞外区、穿膜区、胞浆区。 胞外区均由三个功能区构成: (1)C型凝集素(CL)结构域 (2)表皮生长因子(EGF)样结构域 (3)补体调节蛋白(CCP)结构域 P-选择素:9个(3),E-选择素:6个(3),L-选择素:2个(3)。(图7-2);2、选择素家族的组成(表7-3) (1)CD62E(E-选择素) 分布: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2)CD62L(L-选择素) 分布: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表达 配体:糖基分子、CD34(造血干细胞表面 标志) (3)CD62P(P-选择素) 分布: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 配体:多糖、CD15(淋巴细胞表面表达) 3、选择素分子识别的配体 选择素识别的配体是一些寡糖基团,主要是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sLeX即CD15s)或类似结构分子,这些配体主要表达于白细胞、内皮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三、粘附分子的功能 1、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活化信号:辅助受体和协同刺激信号是指免疫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的同时,还必须有辅助受体提供辅助活化信号才能被活化。(图7-3)、 (图7-4) 2、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如CD11a/CD18与ICAM-1、2、3,CD11b/CD18与ICAM-1,CD15s与L-选择素,VLA-4与VCAM-1等。(图7-5) 3、淋巴细胞归巢:是淋巴细胞的定向移动,是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图7-6);第三节 CD和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 抗体的临床应用 一、阐明发病机制: 1、AIDS 2、先天性白细胞粘附功能障碍(CD18缺陷),症状:反复感染。 二、在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