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丙肝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以乙肝和丙型肝炎的发病率最高,自然转阴率低,治疗效果差,病程迁延,且与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及发展显著相关,因此一直是人类希望重点攻克的疾病之一。 在广泛采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筛查后,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逐年降低,国外报道仅占输血后肝炎的5%—10%;而输血后丙型肝炎则占大部分,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全世界HCV感染者已超1亿人,其中我国约40%。随着CHOO等成功克隆了HCV的特异性基因片断后,有关丙型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全面铺开,在丙型肝炎诊断,基因克隆,致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治疗等方面获得了大量高水平成果,近10年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一)丙型肝炎研究的重要历程: 1975年在英国Lancet杂志上首次使用因输血而出现的一种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 1989年9月东京国际NANB肝炎及血液传播性疾病会议上明确将NANB肝炎命名为丙型肝炎HCV (二)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 感染者病毒血症水平较低,多为102—103CID/ml。(CID chimpanzee.infectious dose指猩猩感染剂量)少数可达成104CID/ml; 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可在肝细胞浆内形成管状结构; 滤过试验证明病毒颗粒直30-60nm之间; 病毒对有机溶剂如氯仿敏感; 病毒的最低沉降系数140s,在蔗糖中密度1.09-1.11 g/ml.病毒的基本结构为完整病毒直55nm 左右.包膜糖蛋白7nm表面有7nm长的突起:内30-35nm核心颗粒含病毒的核酸。病毒的抵抗力:HC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在PH8.0保持稳定但对酸的抵抗力不强。 使用1:1000的甲醛37℃小时甚至使1:2000的甲醛37℃96小时即可灭活病毒。加热100℃5分钟或60℃10小时也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在血液制品过程中,如果加热60℃30小时可以保证血液制品在HCV彻底被灭活,联合使用β-丙烯内酯和紫外线同样可有效地灭活病毒。 静脉注射 针刺感染 被污染的针头意外刺破皮肤而获得感染。 经动物模型逆行胆总管直接肝脏注射 组织移植 显微注射 (一)酶血症 接种后血清ALT升高的时间:平均7-10 w出现肝炎的临床迹象 血清ALT持续时间 自限性感染时血清ALT升高一段时间后通常持续3w后迅速恢复正常,并且不再升高。转为慢性者血清ALT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升高与病毒血症共存。 血清ALT升高的意义及其局限性,血清ALT水平升高是肝细胞损害的主要标志之一。经动态观察常常可以作为感染转归的指标。如果感染后血清ALT水平迅速降至正常,预示着感染自限性恢复,否则可能转为慢性 (二)病毒血症: 病毒血症出现时间: 接种HCV后1-5周内即形成病毒血症。多数。为1w少数3天以内。 病毒血症表现的形式: a)暂时性病毒血症感染后2w开始,持续9-38w 自然转阴,主要见于急性自限性感染 b)持续性病毒血症:是慢性丙型肝炎的主要 特征。 c) 间断性毒血症:反应慢性感染的指标。 病毒血症与组织中HCV复制的关系:HCVRNA是单股正链RNA病毒而负链RNA是病毒复制中间体。(血清与组织中同时出现丙肝者) (三)抗体反应: 通常晚于病毒血症和血清ALT异常升高一般于接种后9-20w出现少数可延迟到半年以上。HCV蛋白不同区段抗体产生时间有差别,通常核心蛋白抗体最早出现与ALT升高峰值一致,NS3区段抗体紧随抗心抗体出现, 也有报道可早于核心抗体NS4区段抗体出现最晚,在急性期感染时常于HCVRNA在血中消失后转阳性,故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三)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一)自从1989年获得丙型肝炎病毒(HCV)cDNA序列后有关HC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很快。HCV基因组是一单股正链RNA全长约有9400核苷酸组成。含有一个大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可分为结构基因与非结构基因。 结构基因分为核心区(Core negion)和包膜基因(envelopegene)非结构基因包括NS2、NS3、NS4、和NS5基因。编码4种蛋白不构成病毒颗粒的结构成份,主要与病毒的复制有关。 (二)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变异和分型: 1)HCV基因变异可以见于两种情况: 一种是类似株:指在HCV感染的个体内由于抗体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及病毒本身的复制特点,发生某些病毒基因原则的改变,但这些变异的基因组之间有优势序列是密切相关的相互间未形成明显的差别。 一种为基因株:病毒株间基因序列已形成明显的差别并互相比较形成不同的病毒株。 2)基因型的分类: chan 或simmonds 命名系统:1型、2型、3型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