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护理本科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毒护理本科课件

中毒的基本概念 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大类: 短时间内由于剧毒物或大量毒物进入体内,迅速引起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者,称为急性中毒。 如果毒物剂量小,或者毒性不大,在体内需要蓄积到一定程度后,方可出现中毒症状者,称为慢性中毒 中 毒 类 型 根据来源和用途分 工业性毒物 农用性毒物 植物性毒物 动物性毒物 药物中毒 日常生活用化学品中毒 军用毒物及化学品中毒 毒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毒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毒物吸收的3条主要途径: 1.经皮肤吸收 2.经胃肠道吸收 3.经呼吸道吸收 (二)分布 毒物被吸收进人血液后,必须通过不同的屏障才能到达作用部位,即分布过程。影响毒物分布的因素有毒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毒物与组织的亲和力,毒物通过屏障的能力以及毒物的理化性质等。 (三)代谢 毒物进入体内后要进行化学转化,称为代谢转化或生物转化。毒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肝。 (四)排泄 毒物从机体内排出,称为排泄。毒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为肾 中毒途径 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粘膜 中毒机制 局部刺激、腐蚀作用 对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的阻断 麻醉作用 抑制酶的作用:抑制胆碱脂酶 干扰细胞膜及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 :半抗原-蛋白质复合物 病情评估 病史 临床表现:气味、皮肤粘膜 、体温、神经、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等症状 毒物检测 急性中毒的抢救原则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 特异解毒剂的应用 对症及支持疗法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吸入性中毒 立即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昏迷者防止舌后坠 接触性中毒 将病人脱离毒物现场,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清水清洗皮肤、毛发、甲缝内毒物。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者,选择适当的中和液、解毒液或水冲洗 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口服中毒 催吐 适合神志清能合作者,注意禁忌症 洗胃 适应症:一般为服毒4~6h内洗胃效果最好 禁忌症 洗胃液的选择 洗胃禁忌症 ①服用强酸、强碱及其他腐蚀剂者; ②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者; ③有食道静脉曲张者; ④急性中毒伴惊厥未控制者; ⑤严重的心脏疾病或主动脉瘤病人。 洗胃方法 漏斗洗胃法 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电动洗胃机洗胃法 洗胃液的选择 洗胃注意事项 插入胃管约55~60cm 首先抽尽胃内容物 必要时留取胃内容物送检 洗胃液的温度一般36~37℃左右 洗胃过程中保持进量和出量的平衡 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 注意:腹痛、洗出液的性状、有无出血情况 直至洗出的液体清亮无味为止 导泻 洗胃完毕后由胃管内注入50%硫酸钠/50%硫酸镁40~50ml,可将毒物迅速从肠道排出体外 硫酸镁在肠道内可因镁离子吸收过多引起高镁血症,对中枢神经和心肌起抑制作用,因此对于昏迷病人或中毒者心、肾功能不全时不宜用硫酸镁进行导泻 脂溶性毒物中毒忌用油类(如橄榄油等),以免促进毒物吸收 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泄 利尿 大量饮水、静滴液体 利尿药 可用速尿、20%甘露醇 碱化尿液 改变尿pH值可促使毒物由尿排出,常用药物为5%碳酸氢钠 吸氧 CO中毒病人,高浓度吸氧及高压氧 透析疗法 经腹膜或血液透析,指征如下: 毒物属于可被透析出体外者(如镇静催眠剂、抗生素、磺胺类等) 估计中毒剂量大,预后严重者 中毒后发生肾功能减退、低血压、呼吸抑制 透析一般在中毒12小时内进行效果较好 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泄 血液罐流:使血液通过吸附装置(通常用活性炭或树脂)清除血中的毒物和炎症介质 血液或血浆置换:将人体内含有毒素的血液分离出来弃掉,补充正常的血液或血浆 拮抗解毒 对症及支持疗法 很多急性中毒并无特殊解毒方法,因此对症及支持疗法甚为重要,其目的在于保护并恢复重要器官功能,如卧床休息、保暖、足够的营养、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防治各种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中毒机制 有机磷杀虫剂经胃肠道和呼吸道吸收迅速而完全,经皮肤吸收较慢 吸收后迅速分布全身,在体内主要与胆碱酯酶结合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失去了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过量蓄积,产生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过度兴奋,继而转为抑制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病情评估 病史: 1.明确的接触史 2. 口中、身上或呕吐物含有大蒜样臭味 临床表现 1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