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iology20.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3.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hyiology20.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合成: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Ⅰ(十肽) 血管紧张素Ⅲ(七肽) 血管紧张素Ⅱ(八肽) 肾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酶A 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醛固酮 近球细胞合成、储存和释放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1. 血管紧张素II对尿生成的调节 血管平滑肌: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在肾脏,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系膜细胞) 肾小管:促进近端小管重吸收Na+ 肾上腺: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神经系统:引起ADH和ACTH释放,交感神经活动加强 2. 醛固酮对尿生成的调节 主要作用:刺激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重吸收Na+,并促进K+的分泌和Cl-的重吸收(保钠排钾) 作用机制:醛固酮诱导蛋白 分泌调节: (1)血管紧张素Ⅱ Ⅲ (2)血钾和血钠浓度的变化 3. 肾素分泌的调节 刺激因素:肾动脉灌注压降低;低钠 调节机制 肾内机制 神经机制 体液机制 入球小动脉的牵张程度 致密斑 * * * * §4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浓缩尿(量少高渗) 稀释尿(量多低渗) 肾髓质内的渗透浓度梯度 ——由皮质到髓质方向,渗透浓度逐渐升高 逆流倍增系统 ——髓袢、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溶质和水的通透性不同: ——尿素和NaCl是建立髓质渗透梯度的主要溶质 尿素的再循环urea recycling ——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 外髓高渗:升支粗段NaCl的重吸收 内髓高渗: 尿素的再循环urea recycling NaCl重吸收 ——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构成逆流交换器,起保持肾髓质内高渗状态的作用 直小血管仅把肾髓质中多余的溶质和水带回血循环 主要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中发生 ADH释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重吸收水↓→尿液稀释 尿液的稀释 水利尿water diuresis 尿液的浓缩 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 抗利尿激素(ADH)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中 小管液低渗,组织液高渗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 对水的通透性增加 水的重吸收增加 水由小管液进入组织液 尿液浓缩 §5 尿生成的调节 肾内自身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调节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球-管平衡 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抗利尿激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心房钠尿肽 一、肾内自身调节 1.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 定义:当肾小管(主要是近端小管)内有大量未被重吸收的溶质存在时,会使尿量增加 机制:因为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很高,渗透压高,就会妨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这样,Na+的浓度就相对降低,也影响了NaCl的重吸收 临床意义:糖尿病、甘露醇 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ce (定比重吸收constant fraction reabsorption) 定义:近端小管对溶质(特别是Na+)和水的重吸收可随GFR的变化而改变,并且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率总是占GFR的65~70% 机制: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有关 意义:使尿中Na+和水的排出不会因GFR的变化而发生大的变化 二、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肾交感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平滑肌 肾小管上皮细胞 球旁细胞 血管收缩,RBF、GFR减少 增加Na+、Cl-和水的重吸收 引起肾素的释放 (α受体) (β受体) (α受体) 三、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 VP) 合成:神经分泌 -- 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分泌 -- 在神经垂体贮存 -- 九肽激素 生理作用(肾脏):使集合管上皮(特别是内髓部)对水的通透性增高 作用于V2受体 水通道↑ 水的重吸收↑ 尿量减少 生理作用(血管平滑肌):平滑肌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调节机制: 1.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275~290mOsm/(kg·H2O))→ 渗透压感受器↑→ ADH合成和释放↑(0~4pg/ml)→ 水的重吸收↑→ 尿量↓ 晶体渗透压是最敏感和最有效的刺激 水利尿water diuresis 一次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加的现象 水利尿和渗透性利尿机制有何不同? 机制 作用部位 概念 水利尿 渗透性利尿 渗透性利尿和水利尿的区别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