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休克课件_7
一、研究休克的历史概况 1 症状描述: shock “打击、震荡”; 2 “急性循环障碍”:关键是血压下降; 3 “微循环学说”:关键是微循环障碍; 4 “休克细胞学说”:关键是细胞的代谢功能障碍。 (一)按始动环节分类 1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2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3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4 过敏性休克(allergic shock) 5 神经源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 1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由于血容量的骤然减少,回心血量不足,导致心排出量和动脉血压降低,外周阻力增高。常见病因:⑴失血 ⑵脱水 ⑶血浆丢失 ⑷严重创伤 (又称为创伤性休克)。 2 低排高阻性休克:心输出量降低,总外周阻力增高,血压降低可不明显,但脉压明显缩小,皮肤血管收缩,血液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又称为冷休克。多见于G-杆菌所致感染性休克及心源性休克。3 低排低阻性休克:心输出量降低,总外周阻力也降低,故血压降低明显,实际上是失代偿的表现。 四、休克的分期 正常微循环 动静脉短路 小动脉→微动脉 ≡> 真毛细血管网 ≡>微静脉→小静脉 直径通路 1 休克Ⅰ期(亦称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受休克动因的刺激使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加压素等体液因子大量释放,导致末梢细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持续痉挛,使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大量真毛细血管关闭,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导致循环中灌注量急剧减少。 上述变化使⑴血液重新分布: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⑵自身输血:肝脾储血库紧缩可迅速而短暂减少血管床容量;⑶自身输液: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Cap中流体静压下降,促使组织液回流进入血管。 3 休克Ⅲ期(亦称休克晚期,休克难治期,DIC期,微循环衰竭期)此期微血管反应性显著下降,微血管舒张,微循环血流停止,不灌不流。休克进入淤血性缺氧期后,血液进一步浓缩,血细胞压积增大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细胞聚集,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血流速度显著减慢,酸中毒越来越严重,可能诱发DIC。 五、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检查1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有助于鉴别休克病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时CVP降低,心源性休克时CVP增高。2 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PAWP):有助于了解左室充盈压并指导补液。心源性休克患者常升高。 3 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及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有助于了解心脏功能状态。CO正常值为4~8L/min,CI正常值为2.5~4.1L/(min·m2)。CI<2.0L/(min·m2)提示心功能不全,CI<1.3L/(min·m2)同时伴有周围循环血容量不足提示为心源性休克。4 微循环检查 眼底镜检查可见小动脉痉挛和小静脉扩张,严重时出现视网膜水肿。压迫指甲放松时,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大于2秒,皮肤与肛门温差增大,常大于1.5摄氏度。 六、休克的诊断标准 1 具有休克的诱因。2 意识障碍。3 脉搏>100次/分或不能触及。4 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再充盈时间>2秒);皮肤花斑、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0.5ml/(kg﹒h)或无尿。5 收缩压<90mmHg。6 脉压<30mmHg。7 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基本水平下降30%以上。 凡符合1、2、3、4中的两项,和5、6、7中一项者,即可诊断。注意重点寻找以下四条病情线索:1 四肢湿冷 ——是周围阻力的线索。2 中心静脉压 ——血容量的线索。3 脉压 ——心排血量线索。4 尿量 ——内脏灌注线索。 七、休克的治疗 休克的治疗原则首先是稳定生命体征,保持重要器官的微循环灌注和改善细胞代谢,并在此前提下进行病因治疗。 1 一般措施 镇静、吸氧、禁食、减少搬动;仰卧头低位,下肢抬高到20~30度,有心衰或肺水肿者半卧位或端坐位。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2 原发病治疗 是治疗的关键,应按导致休克的病因针对性治疗。3 补充血容量 除心源性休克外,补液是抗休克的重要治疗方法。尽快建立深静脉通道,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刺绣教程教案.pdf VIP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灰尘的旅行》导读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与通信信号系统》.doc VIP
- 2025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十二中学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项目融资案例(范本模板).pdf
- 雅马哈船外机二冲程85A(688-28197-5J-11)英文维修手册.pdf VIP
- PHILOS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介绍.ppt
- 雅马哈船外机二冲程E115A(61U-28197-5H-11)英文维修手册.pdf VIP
- 雅马哈船外机二冲程E48C(697-28197-5K-11)英文维修手册.pdf VIP
- 雅马哈船外机二冲程E40X(66T-28197-5F-11)英文维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