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西部榆紫叶甲发生及本地自然寄生性的解决方式
吉林省西部榆紫叶甲发生及本地自然寄生性的解决方式2800字
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opressum 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科,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东北地区、贵州省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其食性专一,幼虫、成虫均取食榆树芽苞、叶片,为害期较长,破坏性大,严重危害榆树生长。常将叶片吃光,使树势衰弱并引起其他病虫为害,榆树在受到榆紫叶甲的为害后,受损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减弱,营养物质积累少,连续为害后很难维持植株正常的生长,导致树木衰弱并濒临死亡[1,2]。榆紫叶甲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该害虫寿命长,繁殖量大等。吉林省西部地区特别是向海自然保护区内有较大面积榆树天然林。近几年来,榆紫甲发生较为普遍,致使垂榆、家榆等严重受害,是这一地区重要的林木害虫之一。本研究通过对该地区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天敌资源的调查,明确榆紫叶甲发生规律及天敌的自然发生情况,为榆紫叶甲的发生期测报及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为吉林省通榆县向海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北纬45.5deg;,东经122deg;,榆树天然林面积近1万公顷,树种均为家榆。
2 试验方法
2.1 室内观察
将野外采集的榆紫叶甲带回实验室饲养,每天更换新鲜的榆树叶片,收集榆紫叶甲卵置于培养皿(直径9厘米,高2厘米)中发育,待卵孵化将幼虫置于养虫盒(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中,养虫盒下部铺上一层土。每日提供新鲜榆树嫩叶饲喂,将成虫、卵、各龄幼虫和蛹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并在解剖镜下测量各虫态的体型指标。
2.2 野外观察
在向海自然保护区榆树天然林中,设置5个临时样地,各样地均发生榆紫叶甲为害,每个样地20times;20米,调查时间为2011年的4月5日~2012年10月15日,在榆紫叶甲的发生期,调查内容为榆紫叶甲成虫、卵及幼虫的发生数量及活动情况,同时定期观察并记录卵的孵化及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情况和数量变化。
2.3 寄生性天敌调查
2011~2012年,榆紫叶甲发生期,定期定点在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榆树天然林中采集榆紫叶甲卵、幼虫、蛹及成虫带回实验室内,样本置于25plusmn;1,R.H.65plusmn;5%条件下培养发育,观察各虫态寄生情况,待寄生性天敌羽化对其进行鉴定;统计寄生性天敌的自然发生情况。实验林地约10公顷,每次调查点为10个,调查间隔期为20天。
3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特征
榆紫叶甲成虫和若虫均以取食榆树叶片及苞芽,取食量大,危害严重,多数成虫喜在老嫩适中的叶片背面产卵,或在榆树展叶前产卵于枝梢末端,卵块交错排列成行,产完卵后,雌虫不觅食而仍上下爬行。初孵幼虫常聚集在卵壳处不动,大约3、4 小时后才开始爬行,寻找食物,有的也取食未孵化的卵粒。幼虫分为5个龄期,3龄之后食量加大,在化蛹之前为暴食期,进入蛹期基本不取食。幼虫和成虫在取食时是沿叶缘将叶食成缺刻,当虫口密度大时,常将叶肉食尽,仅残留叶脉。
2011年和2012年室内培养观察榆紫叶甲形态特征,结果见表1。
3.2 生活史
在吉林省西部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其生活史如表2。越冬成虫于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5月上旬为出现盛期。4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交配和产卵,卵盛发期为5月中下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上旬开始进入蛹期,新羽化成虫初见于6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最盛,7月下旬与上一代成虫一起群集于树干上蔽荫处进行夏眠,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温转凉时出蛰活动,开始交配,但当年不产卵,并于10月上旬随着天气变冷,相继下树越冬。成虫入土越冬的深度为3~15厘米。成虫的寿命极长,最长可2次越冬。
表 2 榆紫叶甲生活史图(吉林省西部2011~2012年)
注:●卵 幼虫 ▲蛹 成虫 ■越冬成虫
3.3 榆紫叶甲寄生性天敌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培养发现,吉林省西部榆紫叶甲寄生性天敌仅一种,为卵寄生性天敌,经鉴定该种为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 Liao),属膜翅目赤眼蜂科(Trichogramma West专业提供毕业和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叶甲寄生性天敌调查发现,榆紫叶甲赤眼蜂是当地唯一寄生性天敌。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榆紫叶甲产卵时间的推移,榆紫叶甲赤眼蜂自然寄生率呈上升趋势,榆紫叶甲卵盛发期其自然寄生率达到33%左右,至盛末期几乎完全控制。初步研究表明,榆紫叶甲具有较高的自然发生率,对害虫具有一定的抑制潜能。本研究由于受调查地点、时间(年度)、林型等因素的限制,仅发现一种寄生蜂,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对不同林型、不同地区的榆紫叶甲寄生性天敌及捕食性天敌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