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持续脉搏轮廓分析及跨肺心输出量测定课件
持续脉搏轮廓分析及跨肺心输出量测定 Continuous Pulse Contour Analysis and Transpulmonary Cardiac Output 北京协和医院 MICU 翁利 “The basic task of the cardiorespiratory system is to distribute enough oxygen to the cells” Pflüger 1872 组织灌注的决定因素 组织灌注的决定因素 血压 NBP或ABP 血流 心输出量( CO ) 临床判断缺乏准确性: CO CO的测定方法 The French Way 英格兰与威尔士ICU的CO监测技术 热稀释法CO-PAC PAC增加患者病死率 PAC为何不能改善预后 不恰当的适应症 PAC的副作用或并发症 获得数据的方法不正确 仪器定标错误, 或传感器位置错误 获得的数据不能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 错误使用数据(对数据的解读错误) 作出治疗决定前未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CXR, 尿量, 血清白蛋白 采用的治疗措施无效或有害 无需血流动力学监测时未及时拔除PAC Is There an Easy Alternative to This Dilemma? PiCCO的技术原理 PiCCO技术由下列两种技术组成, 用于更有效地进行血流动力和容量治疗, 使大多数病人不必使用肺动脉导管: 心输出量的测定: 经肺热稀释技术 热稀释法测定CO: TPTD vs. PAC CO(PAC) vs CO(TPTD) CO(PAC) vs CO(TPTD) PiCCO的技术原理 PiCCO技术由下列两种技术组成, 用于更有效地进行血流动力和容量治疗, 使大多数病人不必使用肺动脉导管: 连续心输出量测定: PCCO PCCO与PAC比较 目的: 比较PiCCO的PCCO与PAC测定CO的相关性 方法: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19名 同时放置PAC及PiCCO 观察3Hr 共228组数据 PCCO与PAC比较 PCCO与PAC比较 PCCO 可靠性-sepsis 目的: 评价在感染性休克的情况下PCCO的可靠性 方法: 17只感染性休克的猪,3只正常对照。 同时联接2台PiCCO 1台PiCCO定期校正(1次/小时),1台不校正。 比较2台PiCCO所测CO的差别。 PCCO 可靠性 PCCO 可靠性 PCCO 可靠性 “we demonstrated that continuous CO determination by pulse-contour analysis is a reliable method to assess CO up to 5 h without recalibration in porcine septic shock. ” 如何判断PCCO 可靠性? 如何判断PCCO 可靠性? “PCO methods are designed to track changes in CO. Therefore only changes in CO should be pooled from different patients.” PCCO vs TPTD相关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PiCCO持续监测心输出量(PCCO)与跨肺心输出量(TPTD)相关性及影响因素。 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MICU 2006/12/10~2007/10/8 34名危重病患者(17男17女,平均73±13岁) 261次测定, TPTD测定值=3次测量均值(10%) 平均每名患者7.7±6.5次 比较PCCO与TPTD PCCO vs TPTD 方法: PCCO vs TPTD PCCO vs TPTD 热稀释法测定CO方法学误差 热稀释法测定CO的误差-方法学 热稀释法测定CO的误差-方法学 评价CO测量的可重复性 ±2×SEM (Standard error of mean CO) = 95% CI of CO (测定值)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大于±3×SEM 则表示两次测定值之差有临床意义。 例如: 1次CO测定值=3次测量平均值 SEM%=5%, CO1=4.2L/min, CO2=3.8L/min 3×SEM%=15%, CO(1+2)/2=4L/min CO1-CO2=0.4 15%×CO(1+2)/2=0.6 CO2与CO1的差别无临床意义 热稀释法测定CO的误差-方法学 热稀释法测定CO的可靠性 “The clinician must observe a change in measured CO of at least 10% to 15% before concluding that the observed 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