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刑法理论与务练习题解刘杰150103.docVIP

新编刑法理论与务练习题解刘杰150103.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编刑法理论与务练习题解刘杰150103

《新编刑法理论与实务》分章“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刑法概述 一、选择题 1、D;2、ABD;3、C; 4、BCD; 5、C;6、B;7、D; 8、A 二、案例分析题 1、(1)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参见刑法第17条第2款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者负刑事责任的具体规定。(2)乙的行为工厂盗窃罪,但与甲之间不属于盗窃的共同犯罪。(具体理由略) 2、甲应该接受我国刑法的追诉。甲的行为已构成了刑法第282条的“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甲不属于刑法第11条依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具体理由略) 3、我国刑法有权追诉汤姆的行为。参见我国刑法第6条对“我国领域内犯罪”和第8条的规定,汤姆的教唆行为是犯罪行为且依据刑法第294条第2款规定,“入境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具体理由略) 4、能够适用我国刑法。参见刑法第7条和第9条之规定。(具体理由略) 5、不能依据刑法第8条之“保护管辖”之规定。但我国可依据刑法第6条管辖。(具体理由略) 第二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一、选择题 1、ABC;2、ABCD;3、ABCD;4、ACD;5、BCD 二、案例分析题 1、赵某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中止行为。参见刑法第24条。(具体理由略) 2、参见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罪”成立所必须具备的四个构成条件。(具体理由略) 第三章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一、选择题 1、ABC;2、AC;3、A; 4、C;5、B; 6、BD; 7、ABC;8、BCD;9、C 二、案例分析题 1、(1)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尚未达到盗窃罪所要求的“一定的程度”。参见刑法第264条之规定。(2)乙即私人的财产所有权。(具体理由略) 2、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参见刑法第17条第2款和刑法第239条之规定。(具体理由略) 3、(1)刘某与老人的死亡直接存在因果关系。(2)刘某多老人的死亡不应该负刑事责任。(具体理由略) 4、(1)甲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但出现了对象认识错误。(2)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具体理由略) 5、甲对婴儿的死亡主观上存在过失,具体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具体理由略) 6、黄某主观上存是直接故意,结果发生了对象错误,但不影响黄某行为的定性。(具体理由略) 7、李某的主观心态是间接故意。(具体理由略) 8、无因果关系。(具体理由略) 9、是。(具体理由略) 10、朱某对其儿子的死亡主观上是间接故意。(具体理由略) 11、甲对乙的死亡主观上是间接故意。(具体理由略) 12、不是。甲构成玩忽职守罪,刘某不构成犯罪。 13、乙的行为与程某死亡之间五因果关系。(具体理由略) 14、甲点燃蜡烛是为了照明,没有放火的意思,但意识到可能引起火灾而不将其放稳就外出吃饭,属于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而不履行该义务的情况,因此属于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放火行为。就保险诈骗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作为。 15、在被告人高速驾车走蛇形和被害人重伤之间,介入被害人的过失行为(如对车速的控制不当等)。谢某的重伤与甲乙的行为之间,仅有条件关系,从规范判断的角度看,是谢某自己驾驶的汽车对乙车追尾所造成,该结果不应当由甲、乙负责。 第四章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一、选择题 1、A;2、B;3、ACD; 4、D; 二、案例分析题 1、甲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应该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具体理由略) 2、(1)防范措施不能危及公共安全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2)保护合法权益的防范措施应当一不危及公共安全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3)甲的行为构成了“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具体理由略) 3、依据法条和客观现实,甲的行为仅成立正当防卫。但在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所公布的答案中为“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次观点有待商榷。 4、王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具体理由略) 5、张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具体理由略) 6、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具体理由略) 第五章 犯罪形态 一、选择题 1、ACD;2、ABCD;3、ABCD; 4、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犯罪中止);5、ACD;6、B; 7、D;8、D;9、C; 10、AC;11、AB;12、ABCD 二、案例分析题 1、甲的行为是犯罪预备。(具体理由略) 2、本案不是共同犯罪。参见刑法第17条第2款。(具体理由略) 3、甲的行为不属于牵连犯。其目的不是犯罪。(具体理由略) 4、陈某的行为属于盗窃罪(既遂)。(具体理由略) 5、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具体理由略) 6、构成盗窃罪(未遂)、故意伤害罪,应该实行并罚。(具体理由略) 7、没有。乙的行为属于抢夺罪。(具体理由略) 8、李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既遂)。(具体理由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