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及治疗.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流感及治疗

 PAGE \* MERGEFORMAT 9 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具体时间暂不确定。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热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诊断标准   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印发的《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中指出,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等,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同时,诊疗方案还详细介绍了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标准,具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猪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疑似病例:曾到过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咽试子、痰液、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   ——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者;   ——确诊病例:从呼吸道标本或血清中分离到特定病毒;RT-PCR对上述标本检测,有猪流感病毒RNA存在,经过测序证实,或两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升高,可确诊为人感染猪流感。 甲型H1N1作为流感的一种,可以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从中医角度讲,流感是感受外来邪气,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其人必定流清涕、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形。法宜宣散,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之类。如不能及时治疗会转为内伤,引发肾阳衰而阴寒内生,肾络通于肺,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流清鼻涕,患者必定没有外感的足征,多困倦无神,或喷嚏不休,或两脚冰冷,法宜扶阳,如四逆汤、白通汤、封髓丹、麻黄附子细辛汤、姜桂汤之类。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   2009年3月日本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死亡。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丰富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经验,对时行感冒(流感)疗效是肯定的。在总结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本预防方案。   一、生活起居预防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二、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平时多喝板蓝根:一日1~2次(早、晚)。  三、药物预防    (一)成人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功能:解毒清热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功能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