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射频卡读写器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RFID技术的射频卡读写器设计

  基于RFID技术的射频卡读写器设计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RFID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 方法: 利用RFID技术,选用合适的射频模块(RFM001),单片机(89C2051),天线(SA110),EEPROM(AT24C16)等,将其有机组合;通过单片机控制射频模块,利用天线发出适合射频卡的共振磁场,有效地与射频卡实现数据通信. 结果: 所设计的射频卡系统稳定可靠,实现了射频卡的有效识别和卡内数额的增加与减少. 结论: 本设计灵活多变,可用于多种场合,多种情况;RFID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关键词】 射频识别,射频卡,读写器   【Abstract】 AIM: To research and discuss the practicality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METHODS: Making use of RFID technology, we chose the reasonable radio frequency(RF) module(RFM001), singlechip(89C2051), antenna(SA110), EEPROM(AT24C16),and so on, and assembled them in a right way. We gave order to singlechip to control RF module .By using the syntonic frequency emitted by antenna, the valid data traffic could be realized between the RF module and RF card. RESULTS: The roll system was steady and credible. Meanwhile, we completed the topic about the valid identification of RF card and adding and decreasing the amount in RF card. CONCLUSION: Our design is flexible and can be used in many situations; the RFID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adio frequency card, readerwriter device   0引言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 它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 其主要优点是环境适应性强,不受雪雨,冰雹,灰尘等的影响,且可穿透非金属物体进行识别,抗干扰能力强[1]. RFID技术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安全,金融,物流等领域发挥出巨大优势,以美国,日本和欧洲为首的发达国家对该技术的应用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采用引进的技术成果,因而研究该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需.   人们将振荡回路移入交变场附近时,能量便通过振荡回路的线圈感应出交变磁场能量. 如果交变磁场的频率与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相同,振荡回路就激发了谐振振荡.   振荡线圈上的振荡过程,可以根据交变磁场中振荡线圈的短时电压变化或电流变化得到. 这种线圈电流的短时上升(或线圈电压下降)被称作降落(Dip). Dip的相对强度取决于两个线圈的距离和其相对运动的速度. 为了保证可靠的识别射频卡振荡回路,需要获得一个尽可能明显的Dip. 但我们不能对振荡器进入磁场的速度施加特别的限制,只能考虑以无限小的速度接近振荡回路时所产生的一种无限小的Dip. 所以,我们使产生磁场的磁场频率不是恒定的,而是“扫频”的. 振荡器频率不断扫过最大和最小频率之间的范围,如果扫频的振荡频率正好命中了在射频卡里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其振荡回路就开始起振,并由此在振荡器线圈的电流中产生一个明显的Dip. 由电感耦合原理,再通过数据载波调制和解调技术[2],由振荡回路组成的射频系统和由扫频回路组成的读写系统就实现了通信.   我们利用RFID技术,通过单片机控制射频模块,利用天线发出适合射频卡的共振磁场,使其可以有效的与射频卡实现数据通信,完成射频卡的识别和卡内数额的增加与减少. 1材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