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视有效性论
音乐,其实也可以“看见”
(借孩子一双慧眼去“看见”音乐)
——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视听”通感联觉之有效性
【全文摘要】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艺术效果的产生必须依赖于构成艺术形象的人声和乐器声音,并由听众的听觉所感受。对于习惯于视觉思维小学生,如果单凭听觉去学习音乐,这样的音乐感受无疑是单薄、片面的。但如果能把音乐的“视听”和“通感”联觉起来,这样得到的音乐感受会更加丰满和全面。本文试从音乐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几个“视听”通感入手,阐述二者融合的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字】视听通感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老师,我觉得这段音乐是彩色的!”“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弯弯曲曲的!…”当孩子课堂上这一系列充满稚气的回答再次浮现在我脑海里时,不由得促使我陷入沉思,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妙感受?因为,传统意义上的音乐都是用耳朵来聆听的,而在孩子们那里怎么会有视觉的感受,这就不得不根据低龄段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发掘出有利于转变我们教学方式的新理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智正处在一个由片面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的发育阶段。低龄段的学生,思维具有简单直观具体特点,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一般。此外,由于孩子表达词汇汇的相对贫乏,也导致了他们在表达某些抽象事物时,也体现了对于这种载体的依附性。比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感知音乐”这样一个比较抽象概念时,孩子往往会用具体事物或经历来替代他们的感受,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每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都有其局限性。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不能仅仅只是桎梏在听觉表现上,更多的是要去用心“感知”音乐。而如何“感知”,这就不得不去借用文学艺术上的一种修辞手法-“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不同感觉互相,并借助联想引起各种感觉转换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是视觉与听觉。
案例片段:圆舞曲节拍的感受与表现
师:音乐是美妙的,其实音乐和我们生活当中许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大家来看下面一组图片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与你听到的音乐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发现这些图片全是圆形的。
师:那与音乐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觉得音乐很圆润,有点像圆舞曲。
师:圆舞曲是一种跳舞用的音乐,是三拍子的,给我们一种旋转的感觉。你能不能用你的身体表现圆舞曲旋转的感觉,你来试试。
师:下面请跟着音乐转一转你的身体,可以转一转腰,肩膀,手腕……
师:,圆舞曲之所以有这种旋转的感觉不仅仅来源于它三拍子的节拍,在它的旋律中同时也蕴含着这种圆的旋转的感觉。
以上片段是在教授欣赏课《花之圆舞曲》开始的导入部分。提到圆舞曲,几乎所有教师都会把学生带入“圆”的世界,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惯性。而在这种惯性,不正是由听觉到视觉这种“通感”转移的一种表现吗?只要我们用心灵去观察,用智慧去发掘,这种“通感”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只不过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试想,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种看似不着边际,实则蕴含着孩子丰富想象的“通感”转移,从学生的直观性思维入手,因势利导、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
一、旋律线的可视性,让教师“此时无声胜有声”
音乐的律动发展成为旋律,它由单个的音组成, 所以又可以说由单声部陈述的乐思,称为旋律。在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走向的变化而形成的起伏线条,叫旋律线。这种起伏线条。无论何种形式,旋律是音乐的基础,是音乐的灵魂通过强弱、节奏等的不同来表现诠释不同的音乐情绪。(一)连贯的旋律线,稳定音准的基石
旋律线从形态上通常分为连贯型和跳跃型两类,而前者在小学阶段的歌唱教学应用较多。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稚嫩,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因此通常我们会发现在教唱歌曲时,高音部分会因为他们的气息不够而没唱到位;反而在不需高音的部分却走调。这种偏差如果光凭枯燥的理论讲解,学生无法理解。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针对歌曲中的重难点或易走音的地方,在乐谱上用简明的线条来代替枯燥复杂的音高,化繁为简,变曲为直,学生不用老师过多讲解,就立即能将抽象的音高转移成直观的线条,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案例片段1:苏教版一年级有一首富有拉丁美洲风格的歌曲《哈里罗》,描绘了特立尼达与多巴哥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的场面。旋律结构工整,四个乐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因此我在备课时,只要把重点放在体会乐曲的情绪上。但是在第一次授课时,却发现如此简单的递进旋律,学生们却在此屡屡卡壳,尤其是第三句起始的“啦”字,孩子容易唱偏高,虽然我反复示范讲解,却由于学生的过度兴奋而全然不顾音准了。
课后,我反思,低年段的学生不识谱,没有了参考物,完全是天马行空式的自由发挥。但既然旋律中的音不是孤立存在的,前后都有关联,为什么不能把每一个音都连起来画给孩子看呢?只要让学生搞清楚前后音之间的关系,不就有了参照物吗?于是,我在五线谱下方根据音高添加了相应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