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脂肪肝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酒精性脂肪肝课件

酒精性脂肪肝  由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统称为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 浙江省2000年统计,ALD的人群患病率高达4.34%。 酗酒的人群中有10%~20%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 因此,ALD的防治已成为我国医学领域一个重要课题。 西方国家,ALD约占肝脏疾病的半数以上,而酒精性肝硬化则占肝硬化总数的50%~70%。 我国ALD有迅速增加的趋势 损伤类型 损伤机制 肝细胞损伤/纤维化机制 乙醇的直接 效应 膜液化 改变膜蛋白(酶/受体) 的功能 乙醛介导 形成乙醛-蛋白质加工复合物导致:(1)新抗原形成 (2)改变蛋白质(包括损伤微管)的功能 (3)降低谷胱甘肽的含量 (1)免疫介导的细胞毒性 (2)损伤酶和受体的功能, 损伤分泌蛋白的功能, 导致肝细胞肿胀 (3)氧化损伤 肝代谢状态 的改变 氧化还原状态改变,NADH/NAD比值升高,肝细胞需氧量增加 肝腺泡3区缺氧性 细胞坏死 氧化应激 (1)自由基形成增加,通过 ①微粒体酶诱导 ②增加NADPH/NADP比值 ③增加肝游离铁的形成。 (2)降低谷胱甘肽的含量 (1)联合通过膜磷脂过氧化 导致细胞膜损伤 (2)导致肝脏对其他外源性 毒性的敏感性增加, 易于产生氧化损伤 一、酒精性肝损害的机制 损伤类型 损伤机制 肝细胞损伤/纤维化机制 免疫介导 促炎症反应 (1)IL-1、IL-6、TNF-α等 释放增加可能为内毒素介导 (2)白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 增加,ICAM-1、E-选择素、 VCAM-1可能为继发于细胞 因子释放增加、乙醇介导或 细胞损伤所致 诱导几种候选抗原的形成, 包括乙醇加合物、Mallory 小体、细胞膜的改变和 肝特异性抗原 (1)体液介导的免疫反应: 可检测到多种针对新 抗原的抗体存在 (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体外淋巴细胞介导的 细胞毒性增加 (1)TNF-α直接介导肝细胞坏死 (2)中性粒细胞(在ASH)或 淋巴细胞直接介导的细胞损伤 (3)肝巨噬细胞侵润活化肝星型 细胞的成纤维作用 一、酒精性肝损害的机制 损伤类型 损伤机制 肝细胞损伤/纤维化机制 直接刺激 肝星状细胞 乳酸盐、乙醛含量增加 均通过活化肝星状细胞 刺激胶原基因的转录 导致脂肪肝 的伴随因素 (1)底物供给增加:脂肪酸(由于β氧化抑制可肝摄入增加)和3-磷酸甘油 (2)磷脂酸水解酶活性增加,导致酯化增加 (3)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向肝外运转减少 脂肪酸的增加可能具有细胞 毒性,这可以解释脂肪肝的 严重程度与肝病进展的相关性 一、酒精性肝损害的机制 二、增加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饮酒量及 饮酒时间 遗传易感因素 性别 营养因素 乙型或丙型 肝炎病毒感染 一般而言,平均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才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但短期反复大量饮酒可发生酒精性肝炎。 1、饮酒量及饮酒时间 10年以上 短期 2、遗传易感因素 许多与乙醇代谢相关的 酶类具有遗传多态性。 因此,个体在乙醇代谢或 细胞因子产生上的差异, 使部分人群表现出对酒精 相关疾病的先天易感。 3、性别 同样乙醇摄入量女性比男性易患酒精性肝病 4、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可增加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危险性,并可使酒精性肝损害加重。 5、营养因素 酒精可代替食物提供热量,致使长期饮酒者往往不能保持正常饮食结构,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物质缺乏会加重酒精的肝损害。 三、酒精性肝病的治疗 1、戒酒和营养支持 戒酒是治疗ALD最基本和最必要的措施 ALD不同阶段对戒酒治疗的反应 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硬化 肝衰竭 1 2 3 4 戒酒4-6周后多数酒精性 脂肪肝患者可获得肝脏 本身的形态(包括组织 学)和生化学指标复常。 血清转氨酶半衰期较短 ,通常恢复较快。 γ-谷氨酰转肽酶半衰期 约14-26d,戒酒后需 4-5周才复常。糖缺失 转铁蛋白半衰期约15d, 戒酒后2-3周复常。 彻底戒酒可使轻至中度 的酒精性肝炎临床症状、 酶学改变乃至病理改变 逐渐减轻 戒酒虽然不能使酒精性 肝硬化病变逆转,但 对减慢其病情发展有 一定作用。 出现肝衰竭表现(凝血 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腹水、肝性脑病等)或 病理学有明显炎症浸润 或纤维化者,戒酒未必 可阻断病程发展。 2、药物治疗 还原型谷胱甘肽 能减少氧化应激 损伤及脂质过氧 化诱导的肝纤维化 (1)抗氧化剂 牛磺酸 S-腺苷蛋氨酸 2、药物治疗 (2)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