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割与环剥对苹果幼树树体营养影响
环割与环剥对苹果幼树树体营养影响
摘要 以3年生富士和国光苹果幼树为试材,在其花芽分化集中期采用不同的环割、环剥方式,研究其对苹果幼树树体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割、环剥能够显著提高苹果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且其含量的提高随着环割圈数的增加而提高,其中环剥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提高作用最强;环割2圈(不同时期)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着环割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环割会降低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环剥能够降低叶绿素含量,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而环割2圈(不同时期)对叶片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
关键词 苹果 幼树 环割 环剥 营养
环割、环剥技术是果树生产上常用的整形修剪措施,能够阻止光合产物向下运输,抑制根系生长和吸收水分,缓和树势,提高坐果率,对控制营养生长、促花、保果、增产和提高品质有良好效果。目前果树方面关于环割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柑橘、葡萄、龙眼等果树,在苹果中从树体营养的角度研究其对成花坐果的影响报道较少。本试验旨在探讨环割、环剥对苹果幼树树体营养的影响,为生产上选择合适的环割方式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设计
试验于2012年在江苏省丰县宋楼镇苹果园进行,供试品种为富士和国光,行株距4.0 m×2.0 m,树形均为小冠疏层形,每株树为3个主枝,每个主枝2个侧枝。选取主干粗度、树高、冠幅、长势基本一致的3年生初结果幼旺苹果树为试材。试验设6个处理:A.环割1圈;B.同时环割2圈;C.分次环割2圈(分2次进行,间隔15天);D,同时环割3圈;E.环剥;F.对照。于2012年5月21日(花芽分化期)进行环割、环剥处理,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侧枝,每个侧枝为1次重复,重复3次。环割、环剥在主枝与侧枝分支点下方3 cm处,两道环割口之间的距离为5cm,割口深达木质部。其中分次环割2圈是2012年5月21日先环割1圈,15天后再环割1圈;环剥宽度为5 mm,剥口光滑,剥日用塑料膜包扎,以利于伤口1愈合。
1.2 取样方法和测定指标及方法
试验测定叶片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4个指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舒展等的方法,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方法参照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组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淀粉含量测定参照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组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并加以适当修改。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重复3次。
共采样4次,第1次于环割、环剥处理前进行,以后每隔15天左右采1次叶样,采样时间分别为2012年5月21日、6月8日、6月28日、7月13日。采样时间为8:00—11:00,每次取样1 h左右,叶样均取自环割、环剥枝春梢中上部的老熟叶片,每处理每次采摘5片叶。将不同处理的叶片分别装袋,放入装有液氮的瓶中带回实验室。在实验室中用自来水将叶片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用于测定蛋白质、叶绿素含量的叶片保存在70℃低温冰箱中;用于测定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样品,先在105℃烘箱中杀青20 min,然后在80℃下烘至恒重。干样品用研钵研碎,过筛,装入塑料袋,干燥保存备用。
所有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处理,显著性分析采用SAS 9.1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割、环剥对苹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如图1、图2所示,富士和国光苹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除分次环割2圈处理外,环割1圈、同时环割2圈、同时环割3圈、环剥和对照侧枝叶片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相似,即5月21日处理前较低,6月8日升高,6月28日下降,7月13日上升,但低于6月8日,对照变化趋势不如其他处理明显;分次环割2圈侧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至7月13日达到最大值。
富士苹果各处理同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相比较,环割、环剥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除分次环割2圈处理外,均以6月8日最高,5个处理可溶性糖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环剥同时环割3圈同时环割2圈环割1圈对照,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分次环割2圈6月8日侧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环割1圈处理的值接近;7月13日测定的5个处理值大小次序与6月8日一致(图1)。富士苹果环剥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说明环剥对营养下运的阻止效果比环割强。
国光苹果各处理同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大小次序基本与富士苹果一致,特别是6月8日测定的值,各处理同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大小次序与富士苹果完全一致(图2)。
2.2 环割、环剥对苹果叶片淀粉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富士苹果环割、环剥处理和对照淀粉含量变化如图3所示,除分次环割2圈和对照淀粉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外,环割1圈、同时环割2圈、同时环割3圈、环剥处理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