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骨神经干动作电位.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能学实验-骨神经干动作电位

1.典型双相动作电位及刺激强度的影响 2.动作电位产生的不应期 3.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测量 4.麻醉药对神经冲动传导的阻滞效应 tlong@stu.edu.cn tlong@stu.edu.cn 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局麻药作用 龙 廷 tlong@stu.edu.cn 汕头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实验目的 学习蛙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 观察坐骨神经干的单相、双相动作电位、双向性传导并测定其传导速度 观察机械损伤和局麻药对神经兴奋和传导的影响 学习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测定方法 理解坐骨神经干产生动作电位后其兴奋性的规律性变化 实验原理 电刺激神经,在刺激电极的负极下神经纤维膜内产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膜上产生一次可传导的快速电位反转,即动作电位 神经干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其动作电位是以膜外记录方式记录到的复合动作电位 如果引导电极置于兴奋性正常的神经干表面,兴奋波先后通过电极两极,便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双相动作电位 如果引导电极两极之间的神经纤维完全损伤,兴奋波只通过引导电极第一极,不能传至第二极,则只能引导出一个方向的电位偏向波形,称单向动作电位 刺激引起一个动作电位产生后,动作电位延神经干传导,在刺激电极的同一方向两个不同位置上可先后记录到动作电位,以此测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神经组织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后,其兴奋性将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依次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回到正常水平。采用两次脉冲刺激,通过调节时间间隔,可测得坐骨神经的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细胞外引导电极 检流计 兴奋区 实验原理 - + S ?传导速度测定??υ=? SAC Δt 刺激输出 输入通道 R1- R1+ R2- R2+ 实验操作 动物,器械,器材,药剂:略 实验步骤: 捣毁脑脊髓-分离坐骨神经-安放引导电极-安放刺激电极 -启动实验系统-观察记录-保存-编辑输出 实验项目(选择“神经骨骼肌实验”模块下不同子项目操作) 观察动作电位的波形以及不同刺激强度对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作用(单通道,单刺激); 测定神经兴奋不应期(单通道,双刺激,间隔5ms-4.5ms-4.0ms-….0.5ms); 测定神经兴奋传导速度(双通道,单刺激,查看专用信息显示区); 观察局麻药(机械损伤)对神经传导的阻断效应(双通道) 注意事项 神经尽可能分离得长一些,分离得干净些 标本制备时要注意保持标本的湿润和完整 标本制备时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的金属器械接触神经 电刺激强度不宜太大,否则可能导致神经的损伤 保持电极接触良好,注意接地,防止干扰 讨论思考 单相、双相动作电位的形成 动作电位传导的速度测定的原理和常见的影响因素 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形成的原因 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干扰因素 tlong@stu.edu.cn tlong@stu.edu.cn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