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课件

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吴志勇 博士 副主任医师IHF的定义缺血性心力衰竭(Ischemic Heart Failure,IHF): 指由于冠状动脉疾病引起长期心肌缺血和心肌冬眠,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左心室扩大或僵硬,并出现心力衰竭等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心绞痛的临床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 由Felker命名,定义为严重冠心病伴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降低(50%)。Braunwald在《Braunwald’s Heart Disease》中建议,尽量避免使用“缺血性心肌病”这种并不精确的诊断,因为该疾病的基础病变是冠状动脉病变而不是心肌本身受累[2]。1. Felker GM, Shaw LK, O’Connor CM.. J Am Coll Cardiol, 2002, 39:210-218.2. 陈灏珠(主译). Braunwald’s心脏病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554.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高:据弗明汉地区 32 年的随访研究表明冠心病是心力衰竭的第二最常见原因,仅次于高血压* 。合并症多:老年冠心病患者往往合并症多,如高血压病、老年瓣膜退行性病变、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等,这些因素也会促进或加重心力衰竭。死亡率高:缺血性心力衰竭较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更高的死亡率,其 5 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45% 和 62%。#预后较差: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在指南中缺乏明确推荐。尽管IHF药物治疗进展较快,但患者预后仍较差。*HoK K. Circulation, 1993, 88: 107. #Felker GM,Shaw LK,OConnor CM.J Am Coll Cardiol,2002,39(2),210-218 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常见病因: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症合并心力衰竭 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在此基础上可能合并机械方面的并发症不常见但可能存在的病因:冠状动脉栓塞:继发于左心系统(左房,左室,二尖瓣,主动脉瓣)的血栓或赘生物冠状动脉炎:系统性血管炎症的表现之一HF治疗指南的相关推荐包括两大类,改善预后的”金三角” 和改善症状的药物。改善预后的 “金三角”药物:(1)ACEI/ARB(I类,A级)(2)β-受体阻滞剂(I类,A/B级)(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I类,A/B级)改善症状的药物:(1)利尿剂(I类,C级)(2)地高辛(IIa/b类,B级)(3)伊伐布雷定(IIa/b类,B/C级)(4)其他药物,如血管扩张剂目前问题:HF指南对IHF的内容不够心力衰竭相关指南未对血管重建指征和作用进行充分描述,血管重建相关指南对IHF患者这一特殊 人群也关注不够。IHF的治疗和预后有显著特点,对IHF的某些治疗(如 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对其他病因心力衰竭的治疗不尽相同。 IHF的病理生理机制冬眠心肌顿抑心肌冠状动脉严重狭窄NO, PGI2↓, ET和AT-II↑在机械、神经内分泌和遗传因素调节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预后与其他类型心力衰竭不同,对于缺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治应从病生机制出发,在正确评估心肌缺血或梗死程度基础上,合理应用包括血运重建在内的综合治疗手段。 IFH的评估一、正确评估对于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从三个方面评估: ①致心力衰竭原因中冠脉供血所占比重②冠脉供血导致功能变化的阶段③血管重建及其程度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IFH的评估二、冠脉狭窄程度导致心肌缺血的评估1、病变血管的供应范围: CTA、CAG、UCG、SPECT2、病变血管的功能性评估: FFR3、动态心电图评估: 心肌缺血总负荷(TIB)IFH的评估三、存活心肌的评估研究证实存活心肌(尤其是冬眠心肌)存在与否及其范围,对于选择血运重建术治疗、预测术后患者心脏功能恢复及长期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 核素心肌显像 :18F-FDG PET、201TI-SPECT、99m Tc-MIBI-SPECT和99m Tc-TF-SPECT2. 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 心肌声学造影(MCE)3.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剂(钆)增强的心肌灌注扫描及延迟强化(LGE)IHF目前的治疗手段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缺血性心衰 CRT判断心肌存活药物:利尿剂为基础并用硝酸酯、 ?阻滞剂、钙阻滞剂,脑钠肽等去除CHD危险因素改善供血终末期心衰冬眠心肌心脏移植血运重建:PCI、CABG低能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血管新生治疗其它:血滤、正压通气等药物治疗(1)改善心肌缺血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