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虚拟通路案例-行销与流通管理系
第13章 e流通 授課老師: 大綱 13.1電子行銷通路定義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13.3電子行銷通路發展趨勢 13.4電子行銷通路策略管理意涵 13.5電子行銷通路與傳統通路的虛實整合 13.1電子行銷通路定義 1/2 電子行銷通路定義: 13.1電子行銷通路定義 2/2 可用性:並非指產品在網路中的實際可用性,因為大多數產品無法透過網路來運送。 其他科技方式:指能連結到其他無所不在的網路電腦,如網路電視與個人掌上型電腦(PDA)等。 互動:完成電子交易的手段。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1/11 通路結構: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2/11 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4/11 去中間化與再中間化: 去中間化 案例:如戴爾電腦、黑師傅等。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5/11 去中間化與再中間化: 再中間化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6/11 去中間化與再中間化: 去中間化為再中間化之案例:亞馬遜網站、Yahoo奇摩購物中心。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7/11 去中間化與再中間化: 新世代的再中間化: 7-11與露天拍賣合作之交貨便。 全家便利商店的店到店寄送服務。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8/11 資訊流與物流: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9/11 資訊流與物流: 電子商務的門檻使許多宅急便、物流業者因數位落差關係而只能在地發展。 台灣物流業者打破電子行銷通路發展限制之典型案例:統一速達。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10/11 虛擬通路結構與實體通路結構: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11/11 虛擬通路結構與實體通路結構: 重視其電子通路並發展為多重通路零售商。 13.3電子行銷通路發展趨勢 2/7 電子商務市場取向轉變 網路交易品項將持續增加,除原有的書籍、服飾配件、消費性電子產品外,汽車、大型家電或鑽石等奢侈品也可能發展電子行銷通路 13.3電子行銷通路發展趨勢 3/7 消費族群與消費通路 13.3電子行銷通路發展趨勢 4/7 團購的興起 新團購模式個案「Groupon」 13.3電子行銷通路發展趨勢 5/7 未來台灣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13.3電子行銷通路發展趨勢 6/7 電子行銷通路利弊:優點 13.3電子行銷通路發展趨勢 7/7 電子行銷通路利弊:缺點 13.4電子行銷通路策略管理意涵 1/6 電子行銷通路系統管理 13.4電子行銷通路策略管理意涵 2/6 目標與策略 將電子行銷通路、傳統通路等是為整體策略的一環。 13.4電子行銷通路策略管理意涵 3/6 在行銷組合中扮演角色 13.4電子行銷通路策略管理意涵 4/6 通路設計與成員選擇 電子行銷通路帶來的新科技,使通路管理者需要增加以網路為基礎的額外通路結構供選擇。 13.4電子行銷通路策略管理意涵 5/6 電子行銷通路管理 比傳統通路有更多的衝突管理、共同運作、以及行銷組合要素分配等需要管理。 13.4電子行銷通路策略管理意涵 6/6 電子行銷通路評價 13.5電子行銷通路與傳統通路的虛實整合 1/4 13.5電子行銷通路與傳統通路的虛實整合 2/4 虛擬通路案例:東京著衣。 13.5電子行銷通路與傳統通路的虛實整合 4/4 傳統通路與電子行銷通路的虛實整合 13.5電子行銷通路與傳統通路的虛實整合 3/4 傳統企業基於「增加銷售通路」、「降低行銷成本」及「拓展網路族群市場」等因素,也持續在朝向電子行銷通路拓展,資策會更預期未來五年,傳統企業將成為帶動電子商務市場成長的關鍵。 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發展不同特色,進行差異化市場區隔 明確的訂定不同通路的定位 透過跨國合作電子行銷通路,如與日本或中國合作發展 * *流通管理?許英傑 著 前程文化 出版 使用網路提供目標市場具可用性的產品與服務,使其能利用電腦或其他科技方式讓買賣雙方互動,同時達成購物交易的管道。 指依不同類型任務而分配的特定通路成員群組,這些任務包含了零售商、批發商等幫助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間連繫,提供便利可用的產品或服務之中間商。 部分人將電子行銷通路與中間商的消失做連結,認為當世界上的產品與消費者可以直接接觸時,就不再需要零售商、批發商等中間商了,因此電子行銷通路為通路的新典範。 另一部分人士則認為電子行銷通路的結構在特定程度上需依靠實體通路。 13.2電子行銷通路結構 3/11 去中間化與再中間化 資訊流與物流 虛擬通路結構與實體通路結構 網路能直接透過電子化設施(如網站等)連結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而消費者也可連結網路、透過搜尋連結產品並進行電子化的購買,因此不再需要中間商。 許多著名的網路企業,皆認為去中間化其實是再中間化過程─「轉移、改變、或是加入中間商到通路中」的一部分。 以網站為基礎的電子行銷通路其實並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