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防治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奶牛酮病防治研究进展

奶牛酮病防治研究进展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奶牛产量的持续提高,奶牛酮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长,至今已高达25%以上。酮病的感染不仅危害了奶牛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稳定发展,因此,要加强对奶牛的科学管理,对感染酮病的奶牛要采取及时治疗。本文主要针对奶牛酮病的防治进行相关讨论,研究了酮病感染的病因与症状,并提出了有效治疗酮病的方法与预防措施。   [关键词] 奶牛 酮病 防治 研究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89-01   一、病因   1.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和供给不足   酮病的发生大多在奶牛产后的第一个泌乳月,此间由于奶牛食欲较差,对食物的摄入量较少,导致体内营养不平衡。如果是原本就缺乏营养的奶牛,在泌乳月若能量和葡萄糖的来源不能满足泌乳消耗的需求,那么奶牛只能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来进行新陈代谢,因此导致酮病发生。除此之外,若平日供应奶牛的食用饲料较少,质量低劣,品种单一,也容易使奶牛造成营养不良的情况;若是供应精料过多,例如青饲料、豆饼等,奶牛摄取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饲料,容易造成奶牛体内血浓度降低,从而引发酮病。   2.母牛产前过度肥胖和过多食入糖分   由于母牛产前需要摄入大量丰富的营养来保证干奶期身体需求,因此很容易导致母牛产前过度肥胖,严重影响了产后对食物量的正常摄取。由于体内糖分大量缺乏和不断减少,再加上母牛没有及时补充体内应有的糖分,最终导致母牛产生大量酮体而发病。除此之外,如果奶牛平日食入过多的糖分饲料,如甜菜渣、糖菜丝等,导致乳腺吸收时不能供给脂肪合成的碳原子,体内脂肪为了保证顺利泌乳,因此只能被动的将乳脂合成,从而导致肝脏摄取的游离脂肪酸比例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酮体的合成速度,最终形成酮病。   3.乳牛产乳量过高   母牛在产后的四到六周内会出现泌乳期高峰,每日的产乳量最高能达五十公斤,但母牛恢复正常食欲和采食时间是在产后8-10周,也就是说在产乳量高峰期时是母牛食欲最差的时期。因此,母牛在营养供应不上的??况下,如果大量产奶,那么将会导致体内糖分消耗过多,低血糖降低,从而引发酮病。   二、症状   酮病症状常在奶牛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出现,在患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呼吸、挤奶、排便时,有轻微的酮味,一般很难使饲养人员感觉到。之后奶牛会产生食欲减退,对饲料的摄入量减少,无精打采,便秘,粪便上有明显黏液,迅速消瘦,产奶量减少,类似乳状并包含明显泡沫,同时伴有轻微腹痛,经常做供背姿势,甚至发生肩和腰部肌肉抽搐。少数奶牛表现狂躁、兴奋,强迫运动,或无目的的吼叫,转圈,甚至野蛮冲撞。这些症状每次发生持续1小时左右,之后症状消失,每隔8~12小时后又重新出现。   三、治疗   1.在母牛干奶期时应保证母牛的日常摄入营养与能量供应,以免母牛过度饮食精料造成过度肥胖,从而影响日后的食欲恢复导致引发酮病。   2.保持母牛的日常饲养与管理,为母牛提供品质优良的食用饲料,对奶牛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的养殖和管理。   3.抗酮治疗:对于体质较好的奶牛,在酮病发病时可采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00~600IU肌内注射,使促肾上腺皮质通过注射激素快速分泌糖皮质类固醇,改善低血糖,并维持奶牛体内高血糖浓度的作用时间。对治疗酮病效果良好,简单易行。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肌内或静脉注射治疗酮病效果也很好。   4.补糖治疗:奶牛之所以容易患上酮病,主要原因是体内消耗糖分过多,引发低血糖。因此在治疗酮病时,可采用补糖疗法,即通过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0ml,这种方法可有效解决低血糖,并且见效快,对很多奶牛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保持每天注射2次,每次500g,持续一段时间后,便可有明显改善。   5.增加产糖物质疗法:可用丙酸钠120~200克,混饲或内服,连用7~10天,效果明显。   四、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   为了防止奶牛产前过度肥胖而引起的酮病,应合理控制奶牛的食用量,保证奶牛分娩时的最佳体重。在奶牛分娩后,将迎来泌乳高峰期,同时奶牛也伴有食欲下降等产后症状,因此,在这一时期内要增加奶牛的食欲和采食量,以维持奶牛在产奶时所消耗的糖分。由于奶牛产后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各种应激在影响奶牛的采食行为时,都有可能引发酮病。因此,要保证牛舍的正常温度,避免对奶牛产生高热、潮湿的刺激性。   2.建立酮病监测制度   很多奶牛在发病初期,由于发病症状不明显,往往被饲养人员所忽略,没有对酮病产生应用的重视,导致酮病的程度由轻度变为重度,从而影响了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针对酮病发病初期的不明显症状,应建立起日常酮病监测制度,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从而减少奶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