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钩端螺旋体病课件_15
临床表现可分早、中、晚三期 早期:畏寒发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痛及淋巴结肿; 中期:进入内脏损害期可见黄疸全身出血,肺弥漫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脑膜炎、心脏损害,休克等; 晚期:少数患者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等症状。 (二)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为主,也可经口传染。 人类可工作、游泳经食入或接触受感染动物之尿液污染的水、土壤、食物而感染。当人们、戏水或野营時,经由皮肤伤口、口咽粘膜、眼结膜、鼻腔或生殖道的伤口感染。 (三)易感性:普遍,病后对同型钩体有免疫力,但由于菌型繁多,故可再次感染。 高危人群:经常暴露于潮湿环境、污水污土、接触动物组织及尿液者均容易受到感染,包括职业暴露与野外活动者。例如矿工、农民、畜牧工作者、屠宰厂工人、下水道工人、兽医、军人等。 * * 钩 端 螺 旋 体 病 Leptospirosis 临床特点:高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及淋巴结肿大、 出血倾向;重者肾衰竭、脑膜炎、肝衰竭及肺出血。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钩体)所致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兽共患,猪和鼠为主要传染源。 一、病原学 钩体为革兰阳性菌,形态细长,一般呈12~18个细密规则的螺旋状结构,一端或两端呈钩状,故称钩端螺旋体。 一、病原学 钩体为革兰阳性菌,形态细长,一般呈12~18个细密规则的螺旋状结构,一端或两端呈钩状,故称钩端螺旋体。 按生物学特性分 问号状复合群(Interrogans Complex) 为致病性钩体 双曲复合群 (Biflexa Complex)为腐生性 钩体,不致病 钩体含两种主要抗原成份,表面抗原具群特异性;其内部抗原具有属特异性。 至86年9月国际上已检出25个血清群及273个血清型,国内也已发现了19个血清群74个血清型。 我国北方流行菌型以波摩那型为主,其次为犬热型;南方菌型复杂,且致病毒力强。 钩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细菌弱,对干、热及化学消毒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南方以野鼠为主,北方以猪为主。 钩端螺旋体几乎可感染所有的哺乳类动物(至少160种以上,包括人类在內),如牛、猪、马、狗、鼠类、啮齿类及野生动物等,造成肾脏慢性感染,并由尿液大量排菌。 (四)流行特征 本病分布全球,国内至少有26个省市自治区有流行。 1.稻田型:南方水稻田区多见。 2.洪水型:北方多见。 3.其 他:雨水型、职业型、游泳型、散发型等。 三.发病原理与病理改变 钩体经皮肤侵入体内,经淋巴系或直接进入血循环繁殖,产生毒素形成初期钩体血症,引起全身毒血症状群。如进一步发展,钩体可广泛侵入人体几乎所有内脏器官,在肝脾肺肾脑等器官中尤以肝内数量最多,然而肝脏的病损程度并不一定很严重,这就提示钩体本身似乎无直接的致病作用。 内脏损害期的发病机理有三种特征: 1.毛细血管病损是基础:主要组织损伤和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损害。 2.临床类型的病理基础:由全身毛细血管病变导致的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则形成了主要的临床表现,并依据受累主要靶器官的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临床类型。 3.本病的病理特征: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组织形态轻微变化不相一致。如肺弥漫性出血时,其功能障碍很严重,但病理损伤却较轻微。 发病机理及病理 (1)具备三大发病要素:①钩体数量多, ②致病力强, ③毒力大; (2)由于钩体毒素与肺组织间相互反应引起肺毛细血管功能改变或结构变化; (3)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由松弛到完全开启,形成细胞间的“孔道”或称窗口,红细胞则以伪足形式由孔道中溢入肺泡;这种出血并非血管破裂出血,实属肺微血管漏出性出血,故广泛、迅速,可致口鼻涌血; (4)肺组织无明显结构破坏。 示意图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示意图 紧密 松动 开启 窗口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2~20天,平均10天。 临床表现常多种多样,轻重不一。 病程分三期。 临 床 表 现 (一)早期(败血症期,流感伤寒型) 起病多急骤。 1.发 热 2.全身酸痛 3.衰弱无力 4.结膜充血 5.淋巴结肿大 6.其 他 本期持续4~9天,绝大部分病例此时钩体自血液及脑脊液中消失。 (一)早期(败血症期,流感伤寒型) 起病多急骤。 1.发 热 2.全身酸痛 3.衰弱无力 4.结膜充血 5.淋巴结肿大 6.其 他 本期持续4~9天,绝大部分病例此时钩体自血液及脑脊液中消失。 上述症状为一般流感伤寒型的典型症状,为最常见的病型(占90%),轻者似感冒,内脏损害少,3~5天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观察及护理课件.ppt
- 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图文课件.ppt
- 重复压裂技术教学讲座课件.ppt
- 采集血标本韩雅男课件.ppt
- 运城市海天花苑晨练人群 调查报告课件.ppt
- 运用法律武器打胜非典战役课件_1.ppt
- 运用法律武器打胜非典战役课件.ppt
- 运用法律武器打胜非典战役课件_2.ppt
- 运用法律武器打胜非典战役课件_3.ppt
- 运用法律武器打胜非典战役课件_4.ppt
-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第三版):临床免疫PPT教学课件.pptx
-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第4版):折光率的测定PPT教学课件.pptx
-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第三版):其他重要致病菌PPT教学课件.pptx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弘扬“三种精神”PPT教学课件.pptx
-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第三版):逆转录病毒PPT教学课件.pptx
-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第三版):细菌的遗传与变异PPT教学课件.pptx
- 现代物流管理:货物的出库及配送PPT教学课件.pptx
- 消费者行为分析(第四版):消费者群体心理与消费者行为PPT教学课件.pptx
- 消费者行为分析(第四版):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市场营销PPT教学课件.pptx
-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第三版):细菌的生理PPT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