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适应自然干栏建筑和蘑菇房
适应自然干栏建筑和蘑菇房
阿卡的房屋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东瓦房、北土掌、南干栏、边境地区茅草房四种形态,也有少量受其他交叉文化影响的建筑类型。外观造型主要为正三间瓦房、三间两耳土掌房、封火房、干栏房、闪片房、茅草房等形式。阿卡人居住的地区常年多雨而且潮湿,为了便于收晒食物和防止野兽的袭击,大多都建盖成了楼房。西双版纳地区的住房以竹木结构、平板瓦或茅草顶的地面建筑和干栏型居多。哀牢山地区为典型的全平顶土掌房,有一部分属于茅草顶兼土掌房类型。这些房屋共同的特点是下层饲养牲禽,上层住人,而房顶的材料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相异点为北部为土基筑墙,兼有泥敷篱笆墙多种形式作为过渡,南部则以竹篱笆编墙,这些都体现着阿卡人迁徙史上文化变迁的痕迹。随着迁徙的脚步,阿卡人把当地实用的建筑形式和方式融入进了自己的文化中,从而造就了今天区域特化的分部格局。
清晨,地处中缅边境线上的孟连县芒信镇广伞村,当乳白色的雾气渐渐散去,那独特的房屋形状便呈现出来了。阿卡人的房屋很有特色,在向阳的山坡上,一幢幢以茅草盖顶、泥浆拌稻草筑成墙的房屋星罗棋布地往上延伸。“干栏”式竹楼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拥熬”(平房),另一类叫“拥戈”(楼房)。“拥熬”是一种地棚式建筑,大多建在斜坡上,一半是地坪面,一半是铺竹笆楼的内室。这种地棚式的竹楼能适应山区的气候、环境条件,既方便在地坪上起灶炊煮,全家人又可以在竹笆铺就的楼台上席地而卧,冬天能保暖御寒,夏天凉爽又防潮。而“拥戈”的房屋有正门和侧门,侧门为自家妇女出入专用,外人不得擅自出入;正楼中间用木板或竹篱隔成两面三间,男女分开,各设一个火塘,各睡一边;楼室里间称“拥玛”,是女性成员居室,并兼做厨房,设一个火塘供做饭、取暖;外间叫“波罗”,是男性成员住室,并兼做堂屋,设一个火塘供照明取暖。此外,还有母房、子房之分。母房,就是家长或当家的兄长居住的房屋,这种母房用他们的语言称为“拥玛”,“拥玛”又叫大房,比子房大,既是家长的住室,又是一家人用餐、招待客人等活动的中心。在“拥玛”附近建盖一种比较矮小的“干栏”式楼房或平房,那就是子房,他们称为“拥扎”。而“拥扎”是小伙子寻偶和建立小家庭的住房。儿子长大之后,便新建盖子房,一人一间,无一例外。父母在世时,儿子与媳妇都住在子房内,直至自己当家之时,才从子房迁入母房。
其实这种干栏式建筑主要为防潮湿而建筑的,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适应多雨地区的需要,各地发现的干栏式陶屋、陶困以及栅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湿的建筑形制,特别是仓廪建筑采用这种形制的用意更为明显。直到今天东南亚一带还较盛行栅居,以适应潮湿多雨的气候。游牧的阿卡人因适应环境而学习了这种干栏式建筑,以适应当地气候和地势。建筑虽然是供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空间,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可谓民族文化的承载体,在这些建筑上发生的活动、事件和变化书写了阿卡人的历史变迁。
离开孟连县沿着澜沧江边顺流而下,在勐海县出产茶叶的地区也居住着阿卡人,他们的民居草排盖顶,屋檐低矮,室内光线幽暗。这一楼一底干栏式的草顶竹楼,下面架空的一层大约有2米左右的高度,而二层上的立柱很粗并且有4个开空显得很宽敞,这种建筑的结构与傣族的竹楼民居很相似,房子的主要柱子是以坚硬的栗木为柱,主柱分为四排,每排六棵、八棵不等;房梁则是用坚硬的乔木劈成方形为梁。居住的房子周围和下面的一层从来不设围墙,一般是在房檐下设一些简单的栅栏防止牛、马闯入。建筑的屋面为两台重檐,呈人字形的屋脊下设有4个屋面。那些夫妻健在的人家,都会在屋脊两端各安装一个“×”的竹架,表明了这户人家是一个有夫有妻的家庭,居住的楼室四面有的是用竹篱笆围上,有的则是用木板围上,都设置有前门、后门,以及两道登楼的木梯。居住的楼室内都要横隔一道隔墙,将居住的楼室分为前后两间,由一通道相连。靠前门一间称为“波罗漂”或“包楼”,这是男性成员的居室;而在靠近后门的那一间是女性成员的居室,称之为“拥玛漂”。在这些男人的房间和女人的房间里,都有着火塘,而男人房间里的火塘,都是用来取暖、照明和煨茶,并专门用来接待来访的男宾客,而女人房间里的火塘除了用来取暖和照明之外,同时还用作厨房,煮饭炒菜等等。现在,寨子里的中老年人一般都会按照传统的古规,男人从前门登楼入室而女人们则从后门登楼入室。而男孩子在还没有成年时,都是随着父亲在男人的房间里居住;而女儿在还没有出嫁前,都跟随母亲在女人的房间里居住。
离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县城南沙镇30多公里处有一个叫箐口的村子。箐口村,是一个有着150户人家、800多人的哈尼族小村庄。沿着弯曲的小路走进村里,村里的人有的正赶着牛往外走,有的在窗口坐着绣花,有的在房顶上晒粮食,小孩们则在相互追逐嘻戏,那欢乐的热闹场面,就像一群正在闹春的小燕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2024年数学竞赛AIME II真题含答案(共4套).pdf
- 变电站值班员试题库(职业鉴定:初、中、高级工).pdf VIP
- 洁净制药厂净化空调毕业的设计.doc
- 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基础篇)(解析版).docx
- 虚拟实验室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与培训.pptx
- 作业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学习任务工作页 .doc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pdf VIP
- 员工考勤表表格电子版.docx VIP
- 中国电信新一代bss3 0_计费技术要求分册v1 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