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粉末活性炭对水中DBP吸附效能与机理.docVIP

银杏叶粉末活性炭对水中DBP吸附效能与机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杏叶粉末活性炭对水中DBP吸附效能与机理

银杏叶粉末活性炭对水中DBP吸附效能与机理   摘要:以银杏叶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对银杏叶粉末活性炭吸附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平衡、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以及pH、反应时间和温度对DBP吸附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吸附是自发的,碱性条件更有利于吸附的发生。   关键词:银杏叶粉末活性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附;效能;机理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0-2290-05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亦叫酞酸酯,是环境中一种重要的内分泌干扰物,主要用作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具有亲脂性和难降解特性,可通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富集积累,其毒性作用剂量少、潜伏期长,能干扰人和动物的正常荷尔蒙功能,影响人类的生殖和免疫系统并引起机体的病变[1]。我国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去除研究起步较晚,集中在物理吸附[2]、光催化[3]和高级氧化技术[4]上,国外则主要集中于生物降解法[5]上。为此,采用氯化锌法制备银杏叶粉末活性炭,研究银杏叶粉末活性炭去除微污染水源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效能与机理,为低成本农林废弃物活性炭去除环境污染物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银杏叶;氯化锌(分析纯);盐酸(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析纯);甲醇(色谱纯);妙洁厚质铝箔;娃哈哈饮用纯净水。   Hitachi L-2000高效液相色谱仪; Hitachi S-3400N II 扫描电子显微镜;上海精科PHS-3C型精密pH计;塞多利斯BS224精密天平;MERCK MILLIPORE Aquelix 5实验室纯水机;12-12电阻炉;手提式不锈钢Q-250A3粉碎机;ZD-85型恒温振荡器;KS-600D型超声波清洗机;GZX-9140MBE数显鼓风干燥箱。   1.2 方法   1.2.1 银杏叶粉末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 以ZnCl2作为活化剂,质量分数为25%,银杏叶浸渍料液比为1∶4(m/V),在600 ℃下连续活化1 h[6],具体流程和银杏叶状态见图1至图5。   银杏叶的扫描电镜(SEM)图见图6。从图6可以看出,银杏叶纤维组织明显。银杏叶粉末活性炭的扫描电镜(SEM)图见图7。从图7可以看出,炭的表面很光滑,无沉积物,原料中的有机物及炭化过程中形成的焦油等沉积物均被除去,活性炭表面有大量微孔,孔径分布均匀,孔隙发达,另外,由于经过活化,表面的炭和活化剂发生反应而被烧蚀,同时一些孔壁也被气化从而相融形成更大孔。   1.2.2 DBP标准曲线的制作 DBP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色谱柱为Hitachi LaChrom C18 (250 mm×4.6 mm×5 μm),柱温30 ℃,波长202 nm,流动相V(甲醇)∶V(水)=90∶1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20 μL。采用外标法定量,即测定前先配制一系列DBP标准溶液,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测得标准曲线为■=124 745.0x+2 706.8(r2=0.997 9)(图8)。   1.2.3 计算方法 称取一定质量的银杏叶活性炭,加到100 mL 15 mg/L的DBP溶液中,用1 mol/L NaOH或1 mol/L HCl调节溶液pH至所需,置于恒温振荡器中一定温度下振荡(150 r/min)。一定时间后取样,抽滤,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余下溶液中DBP的浓度。吸附时间t时单位活性炭吸附的DBP的量用qt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qt=■ (1)   式中,V表示吸附溶液的体积(L);C0和Ct分别表示初始溶液和吸附时间t时溶液的浓度(mg/L);W为活性炭的质量(g);qt为单位吸附量(mg/g)。   2 结果与分析   2.1 吸附等温线   在6个250 mL的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0 mL浓度为5、8、10、12、15、20 mg/L的DBP溶液,并向每个瓶中加入0.02 g的银杏叶粉末活性炭。在pH 7、150 r/min、25 ℃振荡12 h后,进行HPLC测定,分析其剩余浓度。根据标准曲线算出剩余浓度与平衡吸附量的关系,即为吸附等温线(图9)。   吸附等温线能够说明当吸附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时吸附质分子在液相和固相之间的分配情况,根据不同的吸附模型对吸附等温线数据进行分析、拟合,可以确定合适的模型,为该物质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Langmuir等温方程[7]表达式为:   ■=■+■ (2)   式中,qm是活性炭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