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传染性腹泻及其防治
猪传染性腹泻及其防治 主讲人:丁 壮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本节课掌握重点: 1、猪细菌性腹泻有哪些疾病?各自主要特点? 2、猪病毒性腹泻有哪些疾病?各自主要特点? 3、猪传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点? 4、TGE、PED、PMWS、CSF 一、猪传染性腹泻的种类 (一)细菌性腹泻 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猪痢疾、猪增生性肠炎; (二)病毒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慢性猪瘟、猪肠道病毒感染、猪圆环病毒感染。 二、猪传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明显; 2、症状与病原嗜性组织病变相一致; 3、侵害组织较单一; 4、易感猪年龄与临床发病及病理成正比; 5、易感动物谱单一; 6、饲养管理因素影响较大; 三、猪传染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一)仔猪黄痢(Yellow scour of newborn piglets) 1、病性:致病型大肠杆菌引起,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剧烈水泻和迅速脱水而死亡为特征。 2、流行病学:潜伏期短,生后12h以内即可发病,长的也仅l~3d,较以更长者少见。一窝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经一定时日,突然有1~2头表现全身衰弱,迅速死亡,以后其他仔猪相继发病, 3、临床症状:排出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很快消瘦。昏迷而死。 4、病理变化:尸体脱水严重,皮下常有水肿,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严重。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点出血,肝、肾有凝固性小坏死灶。 5、防治:治疗往往来不及,但可用多种抗菌素交替使用。现研制之K88-LTB基因工程活菌苗,免疫母猪,保护小猪,有一定效果。 (二)仔猪白痢(White scour of piglets) 1、病性:致病型大肠杆菌引起,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 2、临床:常呈现大肠杆菌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糊状粪便,具腥臭,性粘腻。腹泻次数不等。病程2~3d,长的1周左右,能自行康复,死亡的很少。 3、剖检:尸体外表苍白、消瘦、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发生在断奶前后,以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糊状粪便为特征,发病率高但致死率低。 4、防治:可用微生态制剂或肠道收敛剂。 (三)仔猪红痢 1、病性: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Infectious necrotic enteritis),俗称仔猪红痢,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菌毒素所引起的1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 2、临床及病理:以泻出血色粪便,肠坏死,病程短和死亡率高,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 3、防治:早期可用抗生素治疗,在本病流行猪场,可给母猪注射C型魏氏梭菌类毒素,以保护小猪不发病。 (四)亚急性和慢性猪副伤寒 1、流行病学:2-4月龄猪最多发,常继发于其他疾病。 2、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40.5~41.5℃),精神不振,寒战,喜钻垫草,堆叠一起,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常被粘着。少数发生角膜混浊,严重者发展为溃疡,甚至眼球被腐蚀。病猪食欲不振,初便秘,后期呈顽固性下痢,粪便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很快消瘦。部分病猪,在病的中、后期皮肤出现弥漫性湿疹,特别在腹部皮肤,有时可见绿豆大、干涸的浆性覆盖物,揭开见浅表溃疡。病情往往拖延2~3周或更长,最后极度消瘦,衰竭而死。有时病猪症状逐渐减轻,状似恢复,但以后生长发育不良或经短期又行复发。 3、病理变化:特征性病变为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肠壁增厚,或膜上覆盖着一层弥漫性坏死性和腐乳状物质,剥开见底部红色,边缘不规则的溃疡面,此种病变有时波及至回肠后段。少数病例滤泡周围粘膜坏死,稍突出于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物积聚,形成隐约可见的轮环状。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胀,部分成干酪样变。脾稍肿大,呈网状组织增殖。肝有时可见黄灰色坏死小点。 4、防治:在治疗上应用氯霉素、痢特灵均有一定效果。在预防上可用多价或单价副伤寒疫苗。 (五)猪痢疾(Swine dysentery) 1、病性与特征:本病曾称为血痢、粘液出血性下痢或弧菌性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猪肠道传染病。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有的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临床表现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 2、流行病学特点:流行经过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且可反复发病。 3、临床特征:最急性病例往往突然死亡,随后出现病猪,并迅速表现为粘液性或水性下痢。重症病例在1~2d间粪便充满血液和粘液。同时,出现腹痛,体温升高,维持数天,以后下降至常温,死前体温下降至常温以下。随着病程的发展,亚急性和慢性病猪剧烈下痢,粪便恶臭带有血液、粘液和坏死上皮组织碎片,迅速消瘦、极度
文档评论(0)